通车了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创世界之最

来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官微、基建通等7月1日上午10时,备受瞩目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迎来通车!这座供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连接了南通市通州区、张家港市,使南通到上海最快出行时间压缩至1小时6分,为长江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作为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引领迈入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将迈入“千米级”时代。还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主塔米,相当于多层楼高;建设用钢量48万吨,相当于12个“鸟巢”;混凝土用量万立方米,相当于8个国家大剧院。这众多“光环”背后意味着施工难度大、挑战性强,汇聚了设计及施工单位的智慧与创新,承载着参建人员历时六年的辛勤付出。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设计之初,由于江面航运异常繁忙,日通行船舶超过3万膄,大桥跨度必须超千米。其实,当时世界上已建和在建同类型桥梁中最大跨度也只仅有米。但在挑战前面,“基建狂魔”们选择直面,也才有了今天大桥的通车!与此同时,考虑到其经济性,大桥上层设置为双向六车道(锡通高速公路),时速千米;下层设置为双向四线铁路,时速千米(沪通铁路)、千米(通苏嘉甬铁路)。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施工总承包划分HTQ-1、HTQ-2两个标段,分别由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局承建,大桥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担任设计,钢结构由中铁宝桥等单位制造。振华重工承担了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与主航道桥间11孔钢桁梁制造、螺栓栓接现场施工及防腐涂装。米的跨度,为大桥的建设带来一系列难题。中交二航局及中铁大桥局迎难而上,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运用了一大批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工艺,形成了65项专利、创造了14项新工法!让我们走进这座创新大桥,看承建单位在桥梁建造技术方面都取得哪些重大突破?一、中交二航局1、二航局承建工程范围约5公里,包括跨横港沙简支钢桁梁桥、跨天生港专用航道桥、跨长江北大堤简支钢桁梁桥以及北引桥。其中,天生港航道桥跨径米,采用“刚性梁、柔性拱”设计,建成世界最大跨径公铁两用钢拱桥——跨径米的中天生港航道桥。2、引入自主研发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对吊点进行提升和校正。利用上百个传感器采集钢桁梁和主拱偏移数据,并传至电脑进行分析、发出指令,再通过18台大吨位提升千斤顶对12个吊点进行提升和校正。二、中铁大桥局1、采用万吨钢沉井让千米跨度“跨得稳”。该沉井基础长86.9米,宽58.7米,高约米,平面面积相当于12个篮球场,高度相当于37层楼,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水中沉井基础。2、发明助浮结构和充气增压系统,首次实现了吨重的钢沉井整体制造、整体出坞、整体浮运。通过封闭部分沉井井孔,并往封闭井孔充气,让巨型钢沉井像鱼有了“鱼漂”,不仅可以自浮,还可以调节吃水深度以及浮运过程中的空间姿态。3、开创性的采用“大直径锚桩加混凝土重力锚”方案,计算机控制的多向同步快速定位技术,让钢沉井这个“巨无霸”准确无误地固定在设计点。4、研制出一种新型混凝土,解决多米的高空泵送难、不抗裂等难题。5、实时监测技术让确保米主塔按照预定“路线”长高而不“跑偏”。6、“量身定制”了强度达兆帕的高强度钢和0兆帕的斜拉索,这两个材料的强度均为世界之最,满足大跨、重载需求的主体结构材料。7、采用大节段吊装主桥钢梁,减少架梁对通航的影响。8、由于主航道桥整节段钢梁最大吊重达吨,为了满足需求,中国中铁大桥局自主研制全球首台吨步履式架梁吊机,采用“双横梁三吊点”设计,满足主航道桥整节段钢梁最大吊重达吨的需求,保证钢梁能够平稳起吊。9、公路面将采用华为5G新型微站覆盖,铁路面将采用中天新型5G泄漏电缆覆盖,将满足用户高速上网、高清语音通话、VR/AR等5G应用,同时可升级SA网络,实现低时延、大连接等工业物联网应用。谁是桥梁界的大牛,你为谁打call?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1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