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通长江大桥通车在即,人们却不知大桥建
据媒体报道,全长11.08公里、主跨米的公路铁路两用的沪苏通长江大桥即将于7月正式通车,名字已正式确定为“沪苏通长江大桥”。这座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跨度超过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大桥北起南通市通州区,南至张家港市,兼具国家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三位一体之功能。但人们根据桥名却判断不出这座桥究竟在什么位置,不知情的还以为大桥在上海与南通之间,和崇启大桥毗邻呢。
沪苏通公路铁路长江大桥这座大桥于年3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可正式桥名到大桥通车前的两周才正式官宣确定,实属罕见。
过去,长江大桥的命名一向采用大桥所在的主要地名,让人一目了然,比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等。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工程命名规则》的规定是相符的,该规则规定“大江、大河上的桥梁和有河名的中小桥一般以‘地名+江河名’命名”。但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长江大桥的命名往往涉及大桥两岸城市之间实力的对比与权衡。以扬州与镇江之间的长江大桥为例,如果叫扬州大桥或者镇江大桥,大桥另一端的城市肯定不答应,于是只能以大桥两端的城市简称来命名。经过几次方案的比较,最后取镇江古称“润州”中的“润”字和扬州的简称“扬”字,合成“润扬大桥”,方皆大欢喜。
苏通大桥以南通和苏州之间的第一座长江大桥为例,该大桥北起南通市崇川区,南至苏州市代管的常熟市。取名常熟长江大桥地理位置最为清晰,但未体现南通元素,南通不会同意。叫通虞大桥好像挺合适(常熟简称为“虞”),但因为常熟为县级市,其上一级苏州市不同意,最后以大桥两端的地级市简称命名为“苏通大桥”(苏州的经济实力和在省内的地位高于南通)。虽然具体位置在桥名上体现得相当含糊,但好在当时南通与苏州大市间仅一座长江大桥,问题不大。
沪苏通是公铁两用大桥而这次即将通车的“沪苏通”长江大桥的命名就更为复杂。首先这座大桥的两端分别为南通市通州区和苏州市代管的张家港市,大桥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S19通锡高速的延伸段);下层为双向四线铁路,其中两线为设计时速千米/小时的沪通铁路,另两线为设计时速千米/小时的通苏嘉甬铁路。
工程时曾用的桥名张家港方面一直认为,该大桥处于长江主航道及大桥主跨大部分处在张家港市境内,建议大桥最终命名为“张家港长江大桥”。不过大桥另一端的南通市不会同意。鉴于这座大桥是通锡高速S19的延伸,于是有人建议将其命名为多年前规划时的曾用名“通锡长江大桥”,以区别于已有的苏通大桥。但代管张家港市的地级苏州市不同意。张家港市距离无锡比距离苏州更近,苏州不会同意把这座在自己地界上的大桥与无锡扯上联系。苏州倒是很乐意把大桥命名为苏通二桥。
沪苏通之间的过江通道图不过上海认为这座大桥是沪通铁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海也有出资,应该叫沪通大桥。最后多方博弈的结果,大桥正式命名为“沪苏通大桥”。相信初次接触到“沪苏通大桥”这个桥名的人,一定和我一样,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座大桥究竟在什么地方。很多人因为桥名中的一个“沪”字很可能以为这座桥在苏通大桥的下游,更靠近上海。而实际上,这座桥在苏通大桥的上游约40公里处,和上海相距更远。倘若以后长江上建造的大桥都按照这种命名方式来命名的话,一定会给行车者带来莫名的困惑。我以为,大桥的命名最好还是包含桥梁所在的县级地名,方能显示出大桥的实际位置,作为县级市上级的地级市和其他大城市还需大度一些为好,哪怕叫“沪苏通张家港大桥”也好,您认为呢?欢迎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