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观点法国水科学院院士中国长江文
“湖泊是自然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湖泊不仅孕育了周边的自然万物,同时也支撑了人类生存和社会文化创造活动。湖泊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对于湖泊的保护和发展同样有重要的作用。”7月12日下午,在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保护河湖生态践行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上,法国水科学院院士、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如是说。
法国水科学院院士、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
郑晓云认为,相对于其他水环境,人们更容易从湖泊中获得生存资源,比如利用湖岸的土地资源发展农业、从湖泊中捕捞水生动物、采集水生植物等。此外,不论是洞庭湖、鄱阳湖、杭州西湖,湖泊都孕育了丰富的文化。但伴随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围湖造田、湖泊污染等人类行为对湖泊造成破坏。归根到底是因为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偏差、缺失。因此,传承并建设对湖泊友好的水文化至关重要。 “历史的水文化并不能满足我们当代建设湖泊水文化、保护湖泊需要。在当代我们还必须要不断构建有利于保护湖泊生态环境、体现人类和湖泊新型关系的水文化。”郑晓云强调。
郑晓云认为,当代湖泊文化建设应该聚焦于以下六方面:一是要把构建有利于人类和湖泊长期友好相处的、有利于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湖泊生态系统长期良好运行的湖泊价值和水伦理作为湖泊文化建设的核心,形成有利于湖泊保护的先进理念。二是要形成人类和湖泊相处的新型关系,人类如何在保护湖泊水环境基础上来思考人类对湖泊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从而形成一种以湖泊水环境友好为优先的人水关系。尽力让湖泊的水环境回归自然状态、保持自然状态,做到湖进人退。三是构建保护湖泊水生态环境的行为模式,形成一种不伤害湖泊水生态、不污染湖泊水资源的行为模式。四是形成保护湖泊水环境的制度,社会规范和新风尚。五是构建湖泊新的水文化内涵,尤其是通过湖泊水环境恢复和建设,增大湖泊在人类美好家园构建中的权重。例如湖泊景观的恢复建设,让湖泊成为人类美丽家园的重要构成,这同样也有利于湖泊的保护。六是把湖泊水文化的建设和湖泊友好型社会建设结合起来。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管云
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涛 编辑张良胜 编审田旻佳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