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重庆城市,究竟需要什么底色
来源:重庆财经地产
年8月27日下午3时,重庆朝天门码头迎来了一批重要的乘客,他们要从重庆登船出发奔赴法国勤工俭学。
16岁的邓希贤(邓小平)便是其中一员。
(年赴法勤工俭学时期的邓小平)
重庆城是当年长江上游最大的水运码头,巴蜀地区乘船奔赴世界多从此始。这群充满热血的有志青年也自此远渡重洋,踏上探寻救国救民的梦想之路。
(老朝天门码头,图片来源于重庆美术公司)
在这之前,重庆朝天门已经送走了许多优秀的有志青年。
从重庆开始,他们不仅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意识传播全球,遍地开花,同时也将先进的思想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带了回来。
而重庆这座有着多年的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重庆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古今中外开放包容之城的代名词。
重庆,到底有多开放包容?
01源起:迁来的重庆和它的胸怀
现在的重庆,其实是一座迁来的城市。
历史上,重庆自古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共经历了至少8次人口大迁移。
在年前,重庆仅仅是长江边的一个县,人口不足十万。然而,经历了湖广填四川、抗战江浙沪内迁等多次大规模移民潮,主城区内移民占到总人口的80%多。
大量外来人口扎根,随之而来的是不同地区的风俗、语言等文化的碰撞、融合,重庆城市的开放包容程度也越来越高。
年,重庆电视台决定创作方言剧,反映山城独特的文化精神面貌。年6月,随着历史性的一刻——重庆成为直辖市,这部剧迎来开播。
它就是家喻户晓的《山城棒棒军》。
片头曲第一句这样唱的:
“高高的朝天门哟,挂着棒棒的梦哦。”
“攀登朝天门,最低价是2元。”电视剧的第一幕是便从重庆悠久的朝天门港开始。
当然,他们爬坡上坎,在摩肩接踵的旅客里,将世界各地的文化“挑来了”。
从朝天门到寸滩,重庆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簇,中国西南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城市文化在这里都有交融。
船一到,纤夫、搬运工、棒棒上场,在忙碌中,热辣的火锅从码头间流出。在这口喷香滚烫的锅底里,可以涮烫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可以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齐聚一堂。
当然,随着移民迁入,和工业化时期、重庆时期资本开放后,方言艺术、茶馆文化、时尚潮流等也被带了进来,码头文化于是被重新定义。
这也是为什么重庆有极其强大的包容性和吸纳性。
02发展:拥抱世界,开放的重庆举起市中心
所以,提到重庆的历史,母城渝中总是绕不过去的。
(摄影师:余生)
解放之前,渝中还不叫渝中,叫市中区。
市中区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汇合处,在连接重庆城乡、辐射西南、挺进华中、打通沿海、走向世界中,具有许多优势,是重庆的行政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水陆客运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开放接纳的结果,是蒸蒸日上的城市发展新面貌。
20世纪30年代中期,渝中已成为纺织贸易中心;“朝天门市区由临江门、通远门、南纪门一线以东,向西扩展到曾家岩、两路口、小什字。”
年1月,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在朝天门成立,这在全国是首创,改革了商品流通渠道。
渝中对外经济贸易愈发活跃,仅年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79亿美元。
随之而来的,市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和子银行等金融大楼落了地。
渝中高楼毗连,解放碑“昔日殡,皆成沃壤”,重庆百货大楼巍然耸立,美丰、川盐银行大楼等高层建筑开始在干道两侧出现。
朝天门、解放碑等渝中高楼大厦的出现,开启了重庆城发展的新格局。
(摄影师:余生)
03进化:向世界看齐的重庆,和它的地标
城市需要高楼的,重庆也不例外。
但它们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创世纪》中,巴别塔的建设者宣布:“来吧,让我们为自己建设一座城市和一座高塔吧,它的高度可以通往天国。”在长达0多年的历史中,西方的城市建设者认为,最高的建筑物通常是教堂的塔尖。
从巴别塔开始,高度一致被看作是:实力的象征。
但一座城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摩天建筑,是地标。
但成为城市标签,并不容易。
随着城市地位的提升,城市形象的塑造要更用心。如今的建筑更应该体现出重庆自身独特的山城江城特点,如两江四岸的品质提升规划,都是在努力凸显重庆个性。
而崇尚精神解放的、对环境处理有充分主观能动性的地标建筑,有吗?
有!
越是窗口的地标建筑,越需要有个性的标志,比如重庆来福士。
(摄影师:余生)
美国自由女神像与纽约港、广州小蛮腰与珠江,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与黄浦江……所有的地标都只与城市极核绑定,譬如重庆来福士与母城两江交汇。
到达江北国际机场之前,飞机总要从两江交汇、重庆来福士的上方盘旋而过。
千米高空上,你总能一眼识别下面的具体位置,不过也是因为你认出了地标,将其做了参照物。
当你望向重庆来福士朝天阁的时候,轻而易举地,你认出了重庆;
假如你住在重庆来福士面向世界的米高的“朝天阁”云端之上,那么,你也许将是整座重庆城最容易找到自己家的人。
换句话说,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重庆来福士、都在你脚下的那片土地上,这座城市的财富和精神起源,永恒不变。
这也是为什么外地朋友在看到下面这张图的时候,震惊了,第一句话就是:“前面最高的这栋楼是什么?位置也太好了!我一下子眼里就装满了它。”
“重庆来福士朝天阁!”
(摄影师:余生)
速晨君一位北京的朋友,近日打算在重庆入手房产。在谈及是否有中意产品的时候,他坦言:“我只买核心地段的资产。在重庆,我就只知道解放碑、朝天门、重庆来福士。”
04蜕变:拥抱重庆,回到重庆
像这位90后的北京朋友一样的一发达城市的朋友,年轻、大胆,不受束缚,他们更追寻精神的喜好和欢悦。
对于重庆这座开放的城市,从来不加掩饰。
许多人本来只是来旅游闲玩一趟,没想到就直接挪不动腿,留了下来。
有南京的朋友一个月至少要飞四趟重庆,只为来重庆吃顿火锅。
“重庆太亲切热情了。在重庆,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一家开在路边的火锅店,成百上千万的豪车可以和自行车、电瓶车并立,不认识的两桌人吃着吃着,就在一起划酒拳、摆龙门阵了。只有在重庆,才能找到舒适自在、酣畅淋漓的生活。”
也有在上海等地辛苦打拼多年的城市精英,在快要40岁的时候,毅然决定卖掉陆家嘴的房子,带着妻、子,回到重庆:“放弃快节奏的高压生活,不用起早贪黑,不用固定工作,在重庆就可以生活得很好。重庆的生活一点压力都没有。”
“有时为了一碗好吃的小面,跟大家排队一两个小时;也会在重庆来福士的高空私人会所里,就着两江美景,享受精致的晚餐。既可以有‘下里巴人’般接地气的火辣生活,也可以有‘阳春白雪’的城市精致生活。”
在重庆来福士楼下的商场酣畅淋漓地购物后,直上来福士米高空上的水晶连廊探索舱·观景台,一眼望尽这座城市最贵的风景:洪崖洞梦灿若星辰,大剧院流光溢彩,千厮门大桥车流如织、渝中半岛光芒万丈,还有两江交汇、大江东去、桨声灯影……
米之下,城市和嘉陵江在脚下一览无余。未来,来福士将是重庆的迪拜塔、重庆的台北,已然成为地标的它,将是外地人打卡重庆的第一站,将带动重庆的观光旅游等行业达到一个新高度。
在重庆来福士业主私享的水晶连廊中段的㎡的俱乐部,约来三五挚友,在茶室备好茗茶,任凭行政酒廊美酒香醇;空中无边际泳池里倒映着这座城市最灿烂的光斑;
在私人教练相伴的健身房里一边享受流汗的快感,一边抓取窗外飞鸟掠过的痕迹;或将疲惫的身子浸泡在空中温泉里,包揽这座城市最精髓的风景……
“回到重庆,生活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感觉自己的幸福指数都提高了不少。”
不过很可惜,像小蛮腰、东方明珠电视塔这样的城市地标,不独属于任何人。
但重庆来福士可以,因为它是住宅性质的城市大平层。
有上海朋友听到重庆来福士朝天阁是住宅的时候,激动道:“这也太爽了。在上海、北京等地,这样地段的高端产品,现在如果还有的话,也不会是住宅,都只会是商业商务。”
在听说单价不过4、5万的时候,北京朋友瞪大了眼睛:“这个价格也太亲切了吧!这可是最核心的地方,是面向全世界的风景。”
也难怪,朋友一套北京二环的十年以上房龄的房子,二手房房价都在12万/㎡左右,相当于来福士的两倍。
很明显,重庆来福士被严重低估了!
这也是为什么朋友在第二次来到重庆的时候,重庆来福士就是他的决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