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贵州籍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医院收费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9月22日,欧洲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正式公布了年度新增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中国有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和北京大学教授孟杰为贵州籍。

由英国皇家学会等代表欧洲最高学术水平的国立科学组织共同发起的“欧洲科学院”,成立于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欧洲科学院分为20个学部,学科领域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是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科学组织之一。现有余位院士,主要来自欧洲国家,其中百余位曾获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夫奖和图灵奖,外籍院士不足5%。目前,欧洲科学院院士包括7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5位菲尔兹奖获得者、6位图灵奖获得者等。

梅宏博士简介:

梅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年5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年梅宏17岁时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获得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国氏”博士后奖;年作为访问科学家,前往美国贝尔实验室学习;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4];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所所长;年获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兼软件所所长;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年当选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年7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梅宏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

孟杰博士简介:

孟杰北京大学教授,年获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经历:

年,生于贵州省大方县;

年,获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年7月至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著作及论文:

孟杰教授在《PhysicalReviewLetter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SCI论文多篇,SCI引用(包括自引)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大会主席或顾问委员数十次,先后应邀在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希腊、台湾、瑞典、俄罗斯、越南、克罗地亚、南非和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所访问和讲学八十多次。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校上讲授《原子核结构理论》。应国际科学出版公司ElsevierScience邀请,为《ProgressinParticleandNuclearPhysics》撰写94页的综述文章《RelativisticContinuumHartreeBogoliubovTheoryforGroundStatePropertiesofExoticNuclei》。年获国家教育自然科学二等奖。0年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担任职位: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放射性束核物理与天体物理》(0-年)理论课题负责人、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联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资助。兼任北京大学-兰州重粒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联合支持的青年核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重离子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全国核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客座研究员、理论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与原子核理论开放课题负责人、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委、担任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等项目评价专家、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物理学科审查委员、PhysicalReviewLetters/PhysicalReviewC,NuclearPhysicsA,InternationalJournalofModernPhysicsE,ChinesePhysicsLetters等学术刊物审稿人。国际《INTERNATIONALSPRINGSEMINARONNUCLEARPHYSICS》《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NuclearStructureandRelatedTopics》等系列学术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中国、日本和德国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系列《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创办人和中方主席。

主要成就:

孟杰教授的研究工作涉及核物理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代表着国际核物理的许多研究领域。在放射性束核物理、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奇特原子核性质、磁转动、相对论连续谱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与合作者一道,于年预言了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并建议在有三轴形变、质量数为的转动原子核中寻找。这一预言于年被实验所证实,并被《Science》等专文报道,被认为“在核物理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年提出的原子核的“磁转动”模式??被美国国家能源部编写的《核物理长期规划》列为振动转动研究的新成就;建立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并给出实验上发现的首例晕核11Li的微观自洽描述,证明了连续谱对晕的贡献;预言的滴线核中新的奇特现象——巨晕,已成为德国GSI,日本RIKEN和中国CSR等国际上主要放射性核束装置的主要物理研究目标。

孟杰教授在原子核的手征对称性、晕现象、赝自旋对称性、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等方面有重要原创性贡献,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原子核质量的高精度测量和手性原子核的寻找等前沿实验研究。孟杰教授在原子核结构、核天体物理、放射性束物理等方面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论文总引用1万多次,H因子为53,其中19篇论文引用超过次。孟杰教授为教育部首位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0年),曾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0年和年)、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7年)、伊朗花拉子模国际奖(8年)、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9年)、德国金科(GENCO)奖(年)等荣誉,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来源:当代贵州

编辑:赵子滟

编审:吴亚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