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钢48万吨顶12座鸟巢记者探访世

03:03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7月1日正式开通,它是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它到底有什么技术亮点?如何便利居民生活?我们的记者实地探访了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一起来看看吧。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从年3月1日大桥开始动工建设,到如今正式开通,建造花了六年时间。这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斜拉桥,记者看到桥面上用一根根斜拉索组成两把巨大的“伞”,牢牢地“拉”住桥面,单根斜拉索的直径仅仅在20厘米左右。沪通长江大桥指挥部副总工程师闫志刚:根据拉力不一样,(每根斜拉索)里面有根到根钢丝,每一根钢丝是7毫米的直径,强度是兆帕。那么整个这个里面索最大的拉力,可以拉起多吨,就相当于能够吊起辆小轿车。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全长11.公里,主航道桥的跨度是米,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铁路大通道的咽喉工程。因为这座大桥位于江阴长江大桥下游45公里,苏通长江大桥上游40公里,北起江苏南通市,南至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全长11公里,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贵忠:这座大桥在我们桥梁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把我们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从米一步提升到了米,这是一个重大的跨越,标志着我们公铁两用斜拉桥进入了千米级时代。中铁大桥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李军堂:桥位离长江入海口大约公里,属于长江下游区域,通航非常繁忙,要求通航的净宽要达到米,那么为了满足通航的要求,桥梁的跨度就要达到米以上了。建造团队告诉记者,为了实现大桥超千米主跨,他们花了大量时间来研发制作新材料、攻克新技术。多米高的主塔,混凝土既要能被打上高空又要能防裂;斜拉索里的钢丝原材料从最初的进口,最终也实现了国产化。整座大桥的用钢量约48万吨,相当于12个“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用钢量。为了架设这些钢梁,设计建造人员也是费尽了心思。沪通长江大桥指挥部副总工程师闫志刚:大节段钢梁是28米,它本身最大重量将近吨,为了能把钢梁吊起来,能够在现场架设施工成功,所以我们是研发了吨的架梁吊机。南京至长江入海口的长江河段约公里内,铁路过江通道仅有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和年建成通车的大胜关长江大桥,苏北与苏南的铁路过江通道稀缺。作为公铁两用过江通道,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将在沿海铁路大通道中承南启北,有效促进长三角城市群跨江融合、协同发展。沪通长江大桥指挥部副总工程师闫志刚:它北边是京津冀城市群,向南到长三角城市群,再向南是珠三角城市群,所以我们这个大桥是东南沿海铁路通道的控制性工程。(记者裴蕾苏照宇金淦)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3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