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编导阐述

编导阐述夏骏

我们采访了近百位教授、研究员、作家,重点是长江流域对于具体区域历史文化有着深度研究的权威专家。因此,关于长江文明的大量知识发现和最新思想文化成果,在《长江》中得以集纳表达,构成了作品学术性、知识性内涵特色的基础支撑。

——《长江》总编导夏骏

这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三部全景长江主题的大型纪录片。

年播出的《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景观风土;

年播出的《再说长江》,纪录了长江流域的开放变化;

这一部年开始摄制,年播出的《长江》,则是在讲述长江文明史的千年历程,解读母亲河长江的品性气质。

如果说黄河缔造了中华文明的早期盛世,那么长江则是近千年来中国经济文化的龙头。中唐以来,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东迁南移,长江接替黄河,承担起续兴文明的千年重任。

六集纪录片《长江》是一部史诗风格的作品。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国和大国,史诗作品是不可或缺,也是摄制难度最大的一个纪录片品种。

我们看到英国BBC拍摄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史诗作品,成为人类自我认知、自我总结的影像教科书。比如《人类星球》《生命》《文明》《英国史》等等。我们也看到美国纪录片中为数不少作品,比如《美国:我们的故事》,这个作品中,时任总统奥巴马参与讲述,国务卿鲍威尔成为其中的主要讲述者之一。在亚洲,日本放送协会做得最为杰出,他们在中国也有许多合作,包括我本人也曾经参与其中的《大黄河》纪录片摄制项目。

因为题材重大,涉及文明史等重要话题,史诗类纪录片需要太多知识和思想的支持,甚至需要一流学者的直接参与。

《长江》策划伊始,主创团队就组成了由历史学家、文化学家、地理学家、水利学家和文学家等组成的顾问团队,这个团队极其认真地参与了《长江》方案的研讨审读,有的专家仅仅在策划案阶段的文字意见就有几千字,有的专家直接在策划案上用红色修改,密密麻麻。这些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参与,保证了《长江》主题内容的学术权威性。更为详细的拍摄方案形成后,专家团队又是一轮认真负责的修改建议。学术界、知识界的深度参与是重大题材作品的牢固后盾,《长江》摄制组把这一点作为核心要素来看待。

在具体的摄制阶段,摄制组与知识界的合作更加深化,我们采访了近百位教授、研究员、作家,重点是长江流域对于具体区域历史文化有着深度研究的权威专家。因此,关于长江文明的大量知识发现和最新思想文化成果,在《长江》中得以集纳表达,构成了作品学术性、知识性内涵特色的基础支撑。

史诗风格需要视觉表达方面宏观与微观的同步到位,讲好故事是纪录片的血肉,是主体。从策划阶段开始,编导团队就注重故事的广泛收集与筛选,注重主题的故事化、人物化。文明的魅力在故事悬念和人物命运的沉浮中呈现。而故事和事件的代表性、贴切度,是文明史诗作品的支撑材料,也是决定作品生命力的要素。细节与情节的扎实与丰富航拍视角的呼应,使得主题的呈现进得去、出得来。在具体命运故事与历史规律梳理的对应中,显现长江的神采和文明的力量。

因为讲述内容的斑斓丰富,加上现代传媒必须看重的吸引力与冲击力追求,《长江》制作过程中比较开放地兼容了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元。历史再现从远古到现代,千万年跨度的多个事件场景,既需要追求作品风格的个性特色,也需要仔细研究核对服装、道具、环境元素的历史精确性。再现性内容与动画背景的动态结合,是《长江》的一次多元深度尝试。当然,相当数量的动画表现,也是这部在历史时间跨度和故事空间跨度两方面都特别巨大的作品所必须的组成部分。

摄影的风格在纪实与诗意之间需要分寸有度,扎实的纪录部分是这个时代长江形象的相对全面的影像档案,具有唯一性的史料价值;而史诗性作品又必须有部分诗意风格的精美镜头。所以,在视觉目标上,宏大与细节,纪实与诗意,这些必须兼容又不能偏颇的方面,共同成为《长江》的风格组成部分,也是具有相当难度的业务挑战。

夏骏工作室XIATV

夏骏工作室由夏骏导演等资深影视界人士主持,以大型精品影视作品的策划、制作为主体业务,是国内最具大型精品制作能力的影视纪录片专业单位。代表作品有大型电视纪录片《河殇》、《改革开放20年》、《解读上海》、《居住改变中国》、《中国农民》、《东方》、《大海湾》、《蜀道》、《川魂》、《支点》、《汉江》、《千年青城》、《读书的力量》、《长江》、《秦淮河》、《张謇》、《颜子》、《正道》、《大荔故事》等;目前正在摄制或即将完成的作品有历史文化纪录片《孔子母亲颜徵在》等。

夏骏工作室的多部作品曾经荣获包括中国广播电视金奖、金鹰奖特等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十佳纪录片奖、中国科普电影金奖、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大奖、亚广联纪录片奖、悉尼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奖等数十项国际、国内大奖。其中,夏骏导演的早期作品《河殇》被国际著名传媒杂志《视与听》(英国)评选为“影响世界历史的10部纪录片之第一名”,也是中国纪录片作品在世界影视传媒史上获得的最高评价之一。

夏骏导演历任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编导、记者,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中华遗产杂志社主编,年上海世博会顾问,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委员等。

END

责任编辑

和峰王彬

设计制作

于歪歪

公号主办

北京中视星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以真实纪录形态构建历史长河的影像博物馆

以学术思想力量解读文明历程的足迹密码图

别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4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