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也正名乎大学那肯定的
名正则言顺,对大学来说,一个简洁响亮的简称也是不能放弃的!
追求名头响亮的大学们还有另外一个赛道:绰号。
大学校名有不少学问,考生们如果分辨不清,有可能盲目入坑。
大学“撞衫记”——欢迎来到“南大”
中国的各个大学里,“南大”的校友大概是最多的。
至少有6所大学有“南大”的简称,分别是: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南华大学、南昌大学、南通大学和南宁大学。
其中南宁大学已经并入广西中医学院、南华大学在小城市衡阳、南通大学还不是完全的一本,这“三南”大概自知实力有限,并不十分热衷占有“南大”这个名号。
南昌大学对“南大”比较有执念。网络上曾流传一张图:
南昌大学官微发言:欢迎各位新生来到南大,我们将一起共度美好的4年。
南宁大学第一个回复留言:你叫南大,让我叫啥?
南昌大学回复:你可以叫宁大呀!
宁夏大学:不好意思,宁大是我。
宁波大学:不让我叫“宁大”,难道叫“波大”?
大连大学:小样,都争个啥,我简称“大大”!
天津大学回复大连大学:我叫“天大”。
中国地质大学回复天津大学:你好,我是“地大”。
汕头大学:你们都别说了,我都“头大”了……
虽然大家争论很热烈,但南京大学微笑不语,毕竟所有“南大”里,最牛的还是南京大学。校名“撞衫”不可怕,谁弱谁尴尬,再说还有南开呢。虽然南开大学不太掺和“南大”之争,但事实上在天津,很多老百姓都称呼南开大学为“南大”,因为天津还有一所著名的中学——南开中学,二者都属于南开系。天津人口里的“南开”更多指的是南开中学。
南昌大学硬刚“南大”的消息早在七八年前就上过新闻,南京大学还把状告到了教育部,教育部的回复是让两校自行协商解决。
孔夫子说,必也正名乎!国人历来讲究“名正言顺”,名称是个大事!广大学子们出于对自家学校的热爱,在网络上掀起一波又一波抢名,谁也不服谁。
东北大学:大家好,我是东大。
东南大学:我才是东大。
东北大学:你不应该叫东南吗?
东南大学:你怎么不叫东北?
最后经过讨论,东南大学简称“南大”,东北大学简称“北大”。
中山大学:大家好,我是中大。
中北大学:我感觉叫自己中大也是非常符合情理,且符合逻辑的。
中山大学:那我叫什么?
中北大学:你叫山大吧!
山东大学:那我咋办?
山西大学:你去和东南大学、东北大学争东大吧!
华中科技大学:大家好,我是华中科技大学,人称华科,官方简称华中大,老一辈口中的华工,请大家记住这几个名字都属于我!
华南理工大学:我才是华工好吧?
华东理工大学:我……可不可以也叫华工?
众人:老实叫华理,别凑热闹!
虽然学校官方对各自的简称问题比较严肃,但在大学生们眼中,高校简称一直是欢乐的海洋。各种有意思的故事层出不穷。
比如徐州师范大学,之前简称是徐师,改名后是江苏师范大学,不过学生们还是叫自己“徐师”,理由是“江师”听起来太可怕了;黑龙江科技大学还叫科技学院的时候,有一个很皮的简称“黑技院”;还有合肥大学的学生自我调侃,表示非常欢迎肥大的新生前来报到……
也有网友表示,为一个“南大”争来争去没什么意义,人家剑桥大学、考文垂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科尔盖特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卡尔顿大学等世界七八所知名大学都简称“CU”,也没见闹什么纠纷。
再说,实在要打算独享一个简称,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即可,像河南大学就早早注册了“河大”,校徽上硕大两个字“河大”,所以河北大学河海大学就无可奈何。
“五道口技术学院”好找工作吗?
网上有过一个段子:相亲时,男孩说自己毕业于北京五道口男子职业技术学院,女孩遂表示对方学历太低、工作想来也不好,二人不合适……
还有个网友讲了个故事:老妈说亲戚家一个孩子挺可惜,本来学习挺好,但居然才考了个东川路什么职业技术学院,“好好的孩子咋就这样了,不过孩子还行,看着还挺乐观的”;这位网友听了一惊,连忙追问道:“妈你没笑话他吧!没说我学习好吧?”老妈翻了个白眼回道:“孩子高考没考好估计已经很难受了,你妈是那么不讲究的人吗?”网友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的脸还没有丢:“妈你知道人家上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吗?东川路职业技术学院那是他们学校学生自己打趣用的!”
正如大部分人学生时代都有绰号,一些大学在为“简称”烦恼的时候,还有一些大学在另一个名称赛道上乐此不疲、争先恐后,那就是绰号。
被姑娘嫌弃的“五道口男子职业技术学院”,其实是清华大学。由于是传统的理工科高校,男女比例差距悬殊,清华学生们就用这么一个土味校名来自嘲。
有清华自然少不了北大。圆明园南门对面就是北京大学的北墙,所以北京大学自称“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中关村北大街也离学校非常近,所以它还有另一个绰号: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
“三墩镇人民公园”,本尊是浙江大学。秉持开放精神的浙江大学,各大校区一向不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甚至还有人在校园草坪上露天涮火锅、烧烤、搭帐篷,好不快乐,浙大属于人民!
复旦大学被叫做“五角场社区职教中心”,因为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其文科实力很强,所以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家教的情况十分普遍,以至于五角场地区遍布做家教的复旦学生。
同济大学的江湖绰号是“上海市第一建筑施工队”,因为这里的建筑系闻名中外;同样的还有武汉大学——珞珈山综合职业技术培训学院。
如果说这些牛校的绰号都来自其专业特点,那中山大学的“双鸭山大学”之名妥妥只是个谐音梗外号,单纯是因为中山大学的英文名“SunYat-senUniversity”,发音神似遥远的黑龙江小城“双鸭山”。
各式各样的高校绰号还有夏官营高原夏菜养殖基地(兰州大学)、南山区青年创业培训中心(深圳大学)、北京地铁公司西直门分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歌乐山皇家女子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狮子山种地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海淀区新东方职业厨师进修学校(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这些千奇百怪的绰号,是学生们给母校起的“爱称”,以表达他们“爱到深处自然黑”的感情。
大学校名有讲究,小心避“坑”!
我国有超过所大学,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是后起之秀,其名称来源基本有三个途径。
最主要的是以地域或地域加专业特征命名。比如大家常说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等。
地域命名又包括了以所临近著名山川、海域、风景区等为名,如燕山大学、长江大学、江汉大学、三峡大学、渤海大学等等;以所在地古名别名为名,如西京学院、长安大学。
还有一些国字头的大学,直接以“中国”“中华”“中央”为名,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比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等。不过根据最新高校命名规则,以后原则上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家”“国际”等代表中国及世界的惯用字样,也不得冠以“华北”“华东”“东北”“西南”等大区及大区变体字样。
其次是以传统文化、历史文学典故命名的大学,如清华大学,因其所在地为清代皇家园林“清华园”,其园内还有一个康熙所题匾额“水木清华”,出自晋代谢混诗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复旦大学,名称出自《尚书大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高尚优美、寓意深远;创办于年的同济大学,“同济”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医学与工学,造福民众。
大学名称还有一个来源是人名,这个相对较少,有中山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等。
郑强教授曾经说,中国大学的名称,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报名倾向。大学这么多,普通人难免会被名称所误导。坊间流传四大“民办”:江南大学、河海大学、长安大学、东华大学,看起来没有高大上的出身门楣,但实际上这几所学校都是正规大学,并都有国内顶尖的专业。
而一些看起来校名正规的学校,反倒是浑水摸鱼,谁能想到“中国邮电大学”也是野鸡大学?报名时一定要看清学校名称,避免被“坑”。
十二年刻苦读书不易,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选择到自己理想的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