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日本断供韩国三种材料,看长江存储供

5月10日长江存储发布的辟谣声明,来得很及时、很必要。我们都知道长江存储是一家中国先进的半导体企业,而这样一家企业的供应链当然是很复杂的。寻求安全的供应链保障,一定是其重点工作之一,但这是太正常不过的日常行为,完全没必要拿出来炒作。

近期,“日经亚洲评论”称,中国存储芯片生产商长江存储,对其供应链进行了大规模审查,以寻找本土供应商,或者至少是非美国供应商,以取代目前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报道更是提到,长江存储正在对供应链在进行大规模审核,从生产设备、化学原料到螺钉、螺母、轴承以及微小透镜,都要优先选用国产零部件。这个消息还刻意提到长江存储受到美国政府“监视”,以及长江存储的“去美国化”,这样一个没有确切依据的消息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不只是长江存储,也不只是中国企业,即便是美、日、韩、欧的企业,难道就不重视自己供应链的安全,以避免出现单一依赖供应商的风险?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们很多人肯定还记得年日本对韩国发起的三种半导体产业重要材料的断供威胁行为,差点儿要了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命”。由于韩国半导体产业必需的氟聚酰亚胺(FluorinePolyimide)、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材料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EatchingGas)三种重要材料完全离不开日本,没有任何其它可选供应渠道,这竟然成了日本胁迫韩国的把手。这个教训来自于日、韩,也给全世界的企业提了个醒。当时迫不得已,韩国从政府高官到三星老板,都不得不多番向日本“恳求放手”。

任何一家公司的供应链建设,都肯定要考虑到备用和安全。不只是长江存储应该加强重要供应链节点的安全备份,其他中国公司也都应该如此。华为本来就是长期高度重视供应链安全的企业,而且特别重视国产供应商的支持、建设,在近年美国的恶意打压、断供下,供应链都受到严重影响,尽管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实力差距导致,但也可以反映出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家正在快速发展的科技企业,长江存储致力于完善供应链就是本该做的事,不必大惊小怪。

美国及其若干小腿子惯用的打击中国科技进步的手段,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什么秘密。这个手段真的不够光明正大,那就是对中国还没有的高科技技术、装备,就严密封锁;一旦中国历经艰辛研发、技术上要突破了,马上就来倾销压制,意在扼杀中国的技术提升在起步阶段。

这现实例子太多,看看EUV光刻机,合同早签了、钱都早付了,中芯国际的EUV光刻机就是拿不到。而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DUV)快要搞定之际,荷兰阿斯麦马上就与中芯国际签订10亿+美元DUV大单,一下子就交付中国十几台DUV,这难道没有拦截上海微电子光刻机的意图在里面?

至于台积电南京工厂扩产28nm芯片产能,动机不谈,大家都知道这事一定会对大陆企业正在发展的成熟工艺芯片产能,造成压制影响,这个结果是客观存在的。

对此,咱们显然该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当吃亏。

这家所谓“日经亚洲评论”拿一些未经确认的消息来源炒作,不管其动机如何,但都是刻意夸大了所谓“去美国化”的行动。中国的企业当然还是要致力于寻求更多优秀供应商的合作,而不是刻意排斥哪家公司或是哪个国家。只有寻求更强大的供应商合作伙伴,自己才可能更强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