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鄂钢桥梁钢Q500qE的沪苏通长江公
7月1日,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为千米级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成与沪苏通铁路同步开通运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北起南通,南至张家港,全长11.07公里,公铁合建跨江正桥全长米。主航道桥为主跨米的钢桁梁斜拉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主跨米的钢桁梁拱桥,其余跨江部分由26孔米简支钢桁梁桥构成。大桥下层为4线铁路,上层为6车道高速公路。沪苏通大桥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在设计建造上,实现了五个“世界首创”: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大桥;世界最高公铁两用斜拉桥主塔主塔高米;世界载重量最大桥梁,相当于六座苏通大桥;世界桥梁建设用钢量世界之最,钢材总量约48万吨;世界桥梁建设中首次使用的高强度钢材,兆帕钢材成功应用在桥梁上。沪苏通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也是京沪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江苏省南通市,从既有南京至启东铁路赵甸站引出,经南通市通州区,向南跨越长江,经江苏省苏州市的张家港、常熟、太仓市,终到上海市嘉定区,全长公里,设计时速公里。全线设赵甸、南通西、张家港北、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太仓南、安亭西9个车站。年鄂钢与原武钢股份(现宝钢股份武钢有限)联合开发出QqE,成功中标沪苏通长江大桥天生港航道桥、主航道桥QqE钢梁合同合计1.8万吨,其中鄂钢生产1.6万吨。该钢有以下特点:强度明显提高,不区分板厚效应,在12~68mm范围内,均要求Rm≥MPa,由传统的最大使用板厚为50mm扩展到68mm。同时该钢添加较多的Cu、Cr、Ni等耐腐蚀元素,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钢种设计采用了超低碳贝氏体设计理念,由于采用一系列高洁净度精炼技术,同时采用控轧轧制控制冷却(TMCP)工艺生产,获得优异的强韧性匹配,该钢具有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及抗震性能。为保证钢板和桥梁焊接的匹配性,在正式批量供货前,需先将15块焊评试板的供货给桥梁厂开展焊接评定试验,为保证工程进度,这个期限为45天内。但QqE作为我国原创性钢种,生产难度很大,国内外均没有相似钢种可以借鉴,对我国中厚板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接到任务后,鄂钢和原武钢研究院(现宝武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迅速成立产销研攻关组,开展试制。由于焊评试板交货期很紧,厚度跨度大,为保证合格率,需分规格试制。7月18日中标当天即组织坯料切割,19日排产,20日中班首次轧钢16mm、20mm2块,21号夜班取样,早班检验性能,现场讨论工艺后21号中班再轧钢2块,22日取样,23日检验、分析、讨论,定下一轮轧钢工艺……,经过不断的试制、检验、分析、讨论,定方案、再试制的循环往复下,终于在8月2日的第五轮试制成功32mm、36mm、40mm和48mm得4种厚度钢板,8月19日第七轮试制成功16mm、20mm得2种厚度钢板,8月27日第九轮试制成功最厚的58mm钢板,并最终顺利完成焊评试板的供货。年9月底,从沪苏通长江大桥项目部传来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消息时,大家激动万分。欢喜片刻,大家又都冷静下来,这个消息表明正式批量供货马上将要开始了。为不断提升批量生产时的合格率,攻关组马不停蹄,投入这场持久战中,从生产安排、炼钢原料准备、装备条件确认、轧钢气温、水温、水量确认、铸坯、钢板质量检查、性能检验等方面着手,跟踪每一个生产环节。按照试制、检验、分析、讨论,定方案、再试制的循环往复的工作,经过4个月的连续跟踪,不断优化工艺,于年1月,固化了工艺参数。年5月15日,随着最后一块QqE钢板检验合格,整个沪苏通长江大桥QqE1.6万余吨合同顺利兑现。近年来鄂钢围绕国内外重大工程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发生产了一系列高性能结构钢,逐步形成了“桥梁、建筑、容器、工程机械、军工、船舶海工、汽车、模具、铁路车辆”等品种系列,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性能工程结构用钢研发生产基地。其中,桥梁钢形成了铁路、公路、耐候、管桩等产品系列,并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巢湖、沪苏通长江等80余座重大桥梁工程。年由原武钢股份(现宝钢股份武钢有限)与鄂钢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大跨度铁路桥梁钢QqE钢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项目经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的专家评审达国际领先水平。年6月12日,在湖北省科技大会上,《超千米公铁两用斜拉桥用QqE钢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文:何德力饶清菊余宏伟图:董中波)
上一篇文章: 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墩墩穿护膝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