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滨路上这些建筑见证重庆百年风云上游新

西藏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17370.html

慈云寺。

在清代乾隆年间由巴县知县王尔鉴主持厘定的“巴渝十二景”中,位于如今南滨路一带的就有四处,分别为黄葛晚渡、海棠烟雨、字水宵灯与龙门浩月。而这些景色所涵盖的,是南滨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时光荏苒,从19世纪末的重庆开埠到20世纪末的南滨路开发,历史悠久的南滨路已经成为重庆都市旅游的新地标。

在这里,不但有历史悠久的古寺古刹,充满异域风情的欧式老建筑,更有时尚的美术馆、书店……本期的老炼闲游,带领大家走进古老而时尚的南滨路。

老建筑

有人说,王尔鉴的《巴渝十二景诗》,艺术成就不高,只能算是打油诗。但老炼认为,在这些打油诗中,至少还有一首可圈可点,那就是《字水宵灯》——

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

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

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

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而如今,这首可圈可点的诗,就刻在南滨路字水宵灯公交站江边的石壁上。而在公路之上,古石刻“字水”二字还清晰可见。

与之相邻的慈云寺,是南滨路上重量级的文化遗存,据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重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年,正是王尔鉴在重庆主修《巴县志》并厘定“巴渝十二景”的时期),年云岩法师募资扩建并更名慈云寺,是当时全国唯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寺庙现存佛教建筑有十八亭楼、大殿、普贤殿、六殊殿、观音殿、韦陀殿、千手观音殿、古佛洞等历史遗迹。寺门左侧卧一石刻青狮,与长江对岸的白象街遥遥相望,诠释着“青狮白象锁大江”的风水气象。

在南滨路上,还有千佛寺、大佛寺等历史悠久的寺庙建筑群,都是寻古访幽的好去处。

洋房子

如果说“巴渝十二景”的历史现场与多处宗教建筑展示的是南滨路的巴渝文化特色,那散布其间的众多欧美建筑,就记录了一百多年前重庆开埠时期,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历史细节。

从南滨路的东原开始沿长江的流向往下游寻访,就有多处重庆开埠时期由西方人修建的以欧式风格为主的老建筑,依次为立德乐洋行及其附属建筑、美国使馆酒吧(蒲兰田公馆)、米市街建筑群、卜内门洋行、安达森洋行、法国水师兵营等历史遗迹。

中西合璧的立德乐洋行。

这些由欧洲人在一百年多年前主持修建的老房子,既有浓郁的欧式建筑风格,又体现了西风东渐的过程中,西洋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的诸多细节。比如,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英国人)主持修建的立德乐洋行,中式重檐斜山式屋顶上的“如意式”宝顶,与西式的壁炉烟囱形成的混搭,还有二楼的挑廊栏杆上镶嵌有龙纹卷草绿釉砖雕、木质雕花的建筑部件,无不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而法国水师兵营的大门,与中国传统建筑的院门如出一辙。如神秘古堡般的卜内门洋行,是摄影发烧友们出大片的绝佳片场;而与慈云寺相邻的安达森洋行建筑群,因在抗战时期保存了大批故宫南迁文物而名垂青史。

新地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9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