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美女学霸发论文拿国家奖学金,
她长相清纯漂亮,成绩卓尔不群,是众人交口称赞的“美女学霸”。她专业排名年级第一,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博雅奖学金……被评为“三好学生”、“十佳大学生”、“学习之星”……她叫陈婉仪,是长江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班的学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她始终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能让自己的梦想发光发亮。
陈婉仪,女,广东珠海人,年生,长江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班学生。入学以来曾获得国家奖学金、长江大学二等奖学金,获“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长江大学“十佳大学生”、长江大学“学习之星”、“优秀共青团员干部”等称号;连续两届参加湖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已发表期刊论文2篇,拟参与发表期刊论文2篇;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第九届“楚天舒”书画创作临摹展优秀奖、长江大学无领导小组讨论大赛二等奖、“长大之春”摄影大赛三等奖;曾任长江大学第五届蒲公英之家咨询部部长、第六届蒲公英之家会长、校心理中心官微平台学生负责人、应心班心育委员。
青春育新芽
年9月,陈婉仪怀揣着梦想,踏上了荆州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走进了长江大学。大一期间,她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基础理论学习上,不仅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还在学年末获得了博雅奖学金。随后,她积极投入到科研实践中。大二上学期,陈婉仪参加了湖北省第九届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由于初次接触科研项目,为了克服专业知识学习还不够深入等问题,她查阅了大量文献,与负责人反复修改项目申请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寻求导师帮助、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在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于年8月份,在《荆楚学术》上发表了《情绪体验测量方法研究综述》及《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情绪体验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两篇论文,收录中国知网。
大二下学期,陈婉仪加入了班级科研小组,参与学院国家课题项目的研究,并带领小组同学撰写论文,在“教育学院本科生学术论坛报告会”中荣获二等奖。同时,在专业课学习上,陈婉仪也十分投入,大二学期末考试中平均成绩达到了90以上,专业排名年级第一,获得了校“三好学生”称号,并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荣获二等奖。大三上学期,陈婉仪与科研小组同学一同参与了第十届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并申报项目《贫困家庭儿童的相对剥夺感对其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项目已进入论文撰写及投稿阶段,拟发表期刊论文两篇。另外,在学院及学校的栽培之下,她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长江大学“十佳大学生”称号。
初心结硕果
为了全面发展,两年来,陈婉仪积极地参与到校、院及社团活动当中,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提升自己。她喜好书法,大一入学便加入长江大学书画协会学习楷书、隶书,并在长江大学第九届“楚天舒”书画创作临摹展中获得“优秀奖”。大二下学期,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和领导能力,她报名参加了长江大学第二届无领导小组讨论大赛,并通过院内初赛、校级复赛的层层筛选,最终进入决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她喜欢摄影,于是,她自学摄影基础,通过书籍和视频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摄影技巧,参加了“长大之春”摄影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
对于陈婉仪来说,选择心理学这门专业,初心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她深知,要想将所学付诸于实践,真正地去帮助同学们,学生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年10月,陈婉仪被聘为长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朋辈志愿者,年6月任蒲公英之家咨询部部长,年6月被聘为长江大学蒲公英之家会长、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官微平台学生负责人。期间她连续组织并参与了三届心理文化节、三届彩虹跑、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国际幸福日等多项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年12月12日,在全体老师和朋辈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长江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为首批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公文发布的那一刻,陈婉仪无比的激动与自豪。回首三年来的志愿者工作之路,她付出了太多,但也真正做到了将专业知识践行在实际生活中!
“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一名大学生,陈婉仪信念坚定,不懈逐梦,提升自己,温暖他人,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也将继续努力,发奋图强,“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