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经济乘势而上缘何坎坷
来源:于博宏观札记
核心观点
1.4月工增、固投、社零同比增速均低于市场预期;从两年复合增速来看,生产、投资、消费增长均在边际放缓;固投季调环比连续两个月下滑,为年3月以来首次;
2.经济乘势而上遭遇坎坷,主要是周期下行与信心不足共同制约了需求释放,企业减产去库存,私人部门支出意愿下降特征明显;
3.复苏放缓并不等同于衰退,若政策保持定力,待周期压力自然消化后,预计库存周期将在四季度转向温和补库存,或能驱动经济增长再度回稳向上,并驱动微观主体信心改善。
事件描述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经济数据,工增、固投、社零同比增速低于市场预期。
事件评论
l库存压制生产,转弱趋势凸显。4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5.6%、13.5%,但主要归功于去年同期基数持续走低,4月工业、服务业两年复合增速分别回落至1.3%、3.2%,指向生产明显转弱。其中,制造业两年复合增速仅为0.8%,表现弱于采矿业与公用事业。同时,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各子行业两年符合增速也是普遍下滑,尤其是汽车、专用设备、建材、金属制品、医药等行业复合增速下滑更为明显。微观层面,从产品产量两年复合增速来看,除乙烯、光伏电池外,传统工业品及新兴工业品产量增速均较上月下滑。我们重申,当降价去库存效果不佳时,企业必然会通过减产推动库存去化。
l信心仍待恢复,固投罕见环比持续下滑。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4.7%,从两年复合增速看,估算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3.1%,较上月明显转弱。更重要的是,4月固投季调环比下滑0.64%,连续两个月转弱,为年3月以来首次连月转弱。主要分项上,制造、基建、地产投资复合增速均在回落。在周期重压之下,投资信心仍在下滑,4月民间投资复合增速由正转负,制造业投资复合增速明显回落,制造业13个主要行业中仅有有色行业投资复合增速回升。基建方面,4月新、旧口径基建投资复合增速双双回落,主要行业中,交运、水利、电力投资复合增速均较上月下滑。地产方面,4月地产投资复合降幅扩大至8.7%,到位资金复合增速同步下滑。实物量方面,仅有竣工面积复合增速持续回升,新开工、施工面积复合增速持续转弱。销售方面,尽管地产销售同比增速转好,但从两年复合增速维度看,降幅仍在进一步扩大。
l消费复苏步伐放缓,缺乏收入增长支撑。从两年复合增速看,4月社零、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分别回落至2.6%、1.2%。分渠道来看,服务消费表现好于商品零售,网上零售好于线下零售。聚焦商品消费来看,可选消费、必需消费双双转弱。其中,地产后周期(建材、家具、家电)、消费电子及汽车销售额较年4月同期下滑。从居民就业来看,4月就业整体温和改善,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2%,31大城市失业率持平在5.5%。但从我们跟踪的高频工价数据来看,4月普工工价持续低于年同期,意味着就业数量改善的同时,质量依然堪忧,居民收入增长偏慢。向前看,五一假期过后,消费脉冲式复苏逐步消退,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或制约消费持续改善。
l周期压力待消化,乘势而上有坎坷。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乘势而上”。从4月数据来看,除了出口增速外,主要指标表现普遍低于市场预期,复苏势头有所放缓。从5月高频数据来看,复苏仍在进一步放缓。那么,是什么制约了经济乘势而上?我们认为,主要是周期下行与信心不足共同制约了需求释放。其一,短周期下行压力凸显,企业从降价去库存逐步向减产去库存切换,或使得工业产销进一步放缓;其二,微观主体信心依旧不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企业投资意愿均偏弱。需要明确的是,复苏放缓并不等同于衰退。若政策保持定力,待周期压力自然消化后,预计库存周期将在四季度转向温和补库存,或能驱动经济增长再度回稳向上,并推动微观主体信心改善。
目录
1.库存压制生产,转弱趋势凸显
2.信心仍待恢复,固投罕见环比持续下滑
3.消费复苏步伐放缓,缺乏收入增长支撑
4.周期压力待消化,乘势而上有坎坷
以下是正文
库存压制生产,转弱趋势凸显
工业、服务业生产同步转弱。4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5.6%、13.5%,但主要归功于去年同期基数持续走低。从两年复合增速看,4月生产明显转弱,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复合增速分别回落至1.3%、3.2%。工业各门类中,制造业表现弱于采矿业与公用事业,增加值两年复合增速仅为0.8%。
聚焦制造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复合增速普遍下滑,反映生产转弱属于普遍现象。其中,汽车、专用设备、建材、金属制品、医药等行业增加值复合增速下滑明显;农副食品、纺织、医药、汽车、橡胶塑料、建材、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增加值复合增速转负。
微观数据与中观结论相互印证。从产品产量两年复合增速来看,除乙烯、光伏电池外,传统工业品及新兴工业品产量增速均较上月下滑。
正如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所强调的,当降价去库存效果不佳,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减产推动库存去化。减产向产业链上游逐级传导,形成了制造业生产整体转弱的宏观现象。
信心仍待恢复,固投罕见环比持续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连月转弱。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4.7%。从两年复合增速看,估算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3.1%,较上月明显转弱。更重要的是,4月固投季调环比下滑0.64%,连续两个月转弱,为年3月以来首次连月转弱。主要分项上,制造、基建、地产投资复合增速均在回落。
制造业方面,在周期重压之下,投资信心仍在下滑。4月民间投资复合增速由正转负至-0.1%,制造业投资复合增速明显回落至5.8%,13个主要行业中仅有有色行业投资复合增速回升。
基建增速同步下滑,分行业投资增速悉数转弱。4月新、旧口径基建投资复合增速分别回落至5.4%、7.9%。主要行业中,交运、水利、电力投资复合增速均较上月下滑。
地产投资降幅扩大,竣工逆势走强。4月地产投资复合降幅扩大至8.7%,到位资金复合增速同步下滑至18.3%。实物量方面,仅有竣工面积复合增速持续回升,新开工、施工面积复合增速持续转弱。
“银四”不及“金三”,地产销售进一步转弱。从同比增速来看,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回升至5.5%。但从两年复合增速维度看,降幅仍在进一步扩大,销售面积复合降幅扩大至19.8%、销售额复合降幅扩大至17.3%,与高频数据反映的趋势基本一致。
消费复苏步伐放缓,缺乏收入增长支撑
复苏步伐放缓,渠道间再现分化。从两年复合增速看,4月社零、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分别回落至2.6%、1.2%。分渠道来看,服务消费表现好于商品零售,网上零售好于线下零售。
商品消费增长乏力,必需、可选同步转弱。聚焦商品消费来看,可选消费、必需消费双双转弱。其中,地产后周期(建材、家具、家电)、消费电子及汽车销售额较年4月同期下滑。
就业总体温和改善,青年失业率季节性走高。就业支撑收入,收入支撑消费。从居民就业来看,4月就业整体温和改善,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2%,31大城市失业率持平在5.5%。分年龄段来看,25-59岁人口失业率好于历年同期,而16-24岁人口失业率季节性走高,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难度仍大。分户籍来看,本地户籍人口失业率持平在5.1%低位,外来户籍人口失业率回落至5.4%,反映农民工群体就业持续改善。
就业难以支撑收入增长,工价整体仍低。从我们跟踪的沿海地区普工工价数据来看,4月普工工价持续低于年同期。这意味着,就业数量改善但质量堪忧。线下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平均工资偏低,单由服务业扩张所带动的就业,对于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偏弱。向前看,五一假期过后,消费脉冲式复苏逐步消退,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或制约消费持续改善。
周期压力待消化,乘势而上有坎坷
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乘势而上”。
从4月数据来看,除了出口增速外,主要指标表现普遍低于市场预期,复苏势头有所放缓。从5月高频数据来看,复苏仍在进一步放缓。
那么,是什么制约了经济乘势而上?我们认为,主要是周期下行与信心不足共同制约了需求释放。其一,短周期下行压力凸显,企业从降价去库存逐步向减产去库存切换,或使得工业产销进一步放缓;其二,微观主体信心依旧不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企业投资意愿均偏弱。
需要明确的是,复苏放缓并不等同于衰退。若政策保持定力,待周期压力自然消化后,预计库存周期将在四季度转向温和补库存,或能驱动经济增长再度回稳向上,并推动微观主体信心改善。
随着节后脉冲走弱,社零逐步向年同期水平收敛,零售、餐饮增速回落。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3月社零增速回落至3.3%,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回落至4.2%。分渠道来看,3月餐饮收入增速回落至2.8%,商品零售回落至3.3%,双双转弱。线上与线下对比来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录得6.8%,表现相对更强。
风险提示
1、海外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从PMI订单的波动来看,我国内需与外需存在共振关系,然而当前海外需求尚存不确定性。海外衰退风险仍在发酵,超预期衰退可能导致出口转弱,加重企业去库存的压力。
2、国内政策可能超预期发力扭转复苏偏弱局面:若外需进一步转弱导致经济出现衰退特征,或引发政策相机抉择承托需求。届时,在财政与货币政策共同发力之下,经济或能再度转强。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经济“乘势而上”缘何坎坷?——4月经济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05-16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于博SAC编号:S1邮箱:yubo1
cjsc. 刘承昊SAC编号:S1邮箱:liuch2cjsc.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作者:于博刘承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