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桥博会11月初在汉举行,桥都

记者近日获悉,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和武汉市政府主办,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院、武汉城投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的桥梁行业盛会——中国(武汉)国际桥梁科技论坛暨中国(武汉)国际桥梁产业博览会(简称“中国桥博会”)将于11月1日至3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本届论坛以“智能建造,智慧服务”为主题,40余位国内外专家、近千名业内人士将聚首享有“桥都”美誉的江城武汉,共谋桥梁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大计。

同时举办的博览会已吸引近百家企业报名,将全面展示桥梁相关科学研究、勘测设计、工程施工、装备研发、材料研制、钢结构加工、旧桥维修加固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最新产品。展会还将联合汉阳区、武昌区人民政府等单位,举办武汉年秋季路桥行业专场招聘活动。

目前,位列世界前10名的跨海大桥中,中国占6座;位列世界前10名的悬索桥中,中国占6座;位列世界前10名的斜拉桥中,中国占7座;位列世界前10名的拱桥中,中国占7座;位列世界前10名的梁桥中,中国占5座。中国桥博会将集中展示我国桥梁建设事业发展成就,为促进国际桥梁科技交流与合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为新中国桥梁建设发源地,武汉集聚了桥梁建设的勘测设计、科学研究、工程施工、装备研发、材料研制、钢结构加工、旧桥维修加固等完整产业链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桥梁产业已达到千亿元级规模,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建桥之都”。

创办于年的中国(武汉)国际桥梁科技论坛已成功举办6届(一般每两年一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桥梁学术组织的代表参加交流,已发展成为桥梁行业极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

“桥都”武汉,

在世界建桥舞台闪耀

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过桥成了武汉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阶段,武汉长江上已建在建桥梁达11座,汉江上已建在建桥梁达8座。

不仅在武汉,把目光拉到更远处,会发现,国内外处处活跃着武汉“建桥国家队”的身影。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横跨珠江两岸的虎门二桥通车、中马友谊大桥的通车、中俄同江铁路大桥的修建、在“建桥禁区”建设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都离不开武汉建桥军团的力量。

从“一桥飞架”

到十桥畅通

前不久刚刚通车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双层悬索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实现了中国设计、中国制造和中国施工以及原材料的全部国产,非常了不起。工期在国际同规模的工程上是最短的,美国同类型悬索桥修了9年,日本用了8年,我们只用了4年。”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杨泗港长江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介绍。

如今,桥梁已成为武汉的金字招牌。年,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时隔38年后的年,开通第二座大桥——长江二桥。此后,武汉建桥提速,可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白沙洲大桥、武汉军山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等相继建成通车,联通三镇。

中国桥梁90%

原创技术来自武汉

武汉这10座长江大桥,几乎每座桥都站在时代“高峰”。钢桁梁桥、斜拉桥、悬索桥,单层公路桥、双层公路桥、公铁两用桥,国际橘、金秋黄……各种桥型,多种功能、色彩的大桥聚集武汉,让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桥之都”。

从勘察设计、施工建造、桥梁材料装备研发制造、桥梁监理,到桥梁维修养护、健康监测,桥梁全生命周期所需的要素都可以在武汉解决,可以说,武汉有着全国最全的建桥产业链。

世界设计大型桥梁最多的设计院中铁大桥院、建造桥梁最多的企业中铁大桥局都在武汉,还有铁四院、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中铁七局、武船重工、武汉桥科院等众多生力军。中国桥梁90%原创技术都来自武汉。武汉有一批桥梁专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勘察设计大师,还有相当多年轻有为的桥梁设计师。(长江日报记者王谦韩玮通讯员刘佩娅赵李源)

来源

长江日报

编辑

魏炜

文章经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8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