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震撼人心的大三峡画卷

生姜水能治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600656.html

一幅震撼人心的大三峡画卷

大三峡恢弘长卷李光灿作

大三峡局部夔门李光灿作

在我们眼前,是著名山水画家李光灿先生历时十年创作的大三峡米长卷,图中从夔门瞿塘峡下笔,左向张飞庙、石宝寨延伸,右向巫峡大宁河口、神女峰、西陵峡深处的田园风光,再由三斗坪进入南津关,以大虚方式收笔。画面崇山峻岭、重岩叠嶂、烟云流动、大河奔流,时而云蒸霞蔚,时而奇峰屹立,时而险滩急湍,时而水波潋滟,壮伟、磅礴、大气的大三峡尽收眼底。无处不自然,无处不天成。画家深得传统笔墨之精髓,既有南宗的气韵高华,又有北宗的骨力雄峻,并将其推向极致。其中呈现出一己家数,从而与传统绘画间构成一种自足的张力。换言之,李光灿将传统山水的笔墨与自然的丘壑之美整合臻至,达到令人震撼的效果,显示出一种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的艺术追求。

大三峡局部瞿塘峡段李光灿作

三峡者,三个峡也。一曰瞿塘峡,二曰巫峡,三曰西陵峡。瞿塘峡以险胜。险者,以山高崖陡拔地而起,两山对峙如门,谓之夔门。夔门者,左有赤甲山高耸入雲,右有白岩山横横大江者也。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沿线重庆境内,有“水下碑林”白鹤梁,“东方神曲之乡”丰都鬼城,建筑风格奇特的石宝寨、“巴蜀胜境”张飞庙、蜀汉皇帝刘备的托孤堂、龙骨坡巫山文化遗址等景观。

大三峡局部巫峡李光灿作

 长江三峡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气势磅礴、烟云流动、苍鹰搏击、水绕山环、滩石交错、浪击飞舟、飘飘渺渺的云中三峡。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大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那雄浑浩瀚的美令人陶醉和振奋。张船山(清)《咏三峡》“石走山飞气不逊,千峰忽作乱麻皴。变他三峡成图画,千古终无下笔人”。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为之情动,而常驻足留有诗篇和动人传说的大峡谷不仅是重庆的,更是中国的乃至世界的。

大三峡局部石宝寨、张飞庙段李光灿作

攀神女峰,又险象环生江水滔滔,疾风鼓浪,心似舟帆,破浪前行。只凭双手,手扣石缝、拉树根、拧草藤,攀崖而上,在生死挣扎中攀上了峰顶,其危险境地,回想心有余悸。“瞿塘雄、巫峡秀”,西陵峡要突出一个险字。有诗云:“西陵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以前在这段水域行船一不留神就会湍急汹涌的江水掀翻而葬身鱼腹。其惊险与豪迈,三峡地区人民生生不息、乐观淡定的生活状态,和小桥流水的诗意情境,奋发向上的抗争精神。巴山渝水让李光灿至今难忘,在视觉和回味中感受到两种“峡江浩大的美”,给李光灿艺术创作丰富的营养。

年李光灿到神女峰采风

年11月长江三峡开始截流,李光灿便萌生了一定要创作《长江三峡长卷》的想法。然而如何表现?怎么画?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吴冠中等等前辈、大师都曾有过画长江三峡局部美景的佳作。后经多少个无眠之夜的反复斟酌和苦思冥想,李光灿才初步确定以长卷写意的形式来表现壮美的三峡风光,并从此过上了“苦行僧”式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先后18次往返长江三峡,搜集并整理了数千份创作资料,写生、创作、思考,再写生、再创作、再思考……最终历时10年整,于年3月28日完成了长厘米、高厘米的长卷长江三峡风光图。后经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题写《大三峡》并以此为巨作之名。

大三峡局部西陵峡田园风光李光灿作

李光灿笔下的三峡,既奇峰峭立,波涛万顷,也苍润挺秀,古朴静谧。在静与动、山与岩、云与水、光与影、水中船、山中雾,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阳刚阴柔相得益彰,三峡的静美与壮美跃然纸上。美术评论家李德清评论道:一个对祖国山河没有深深爱恋的人,是画不出这种大气魄的;一个没有坦荡胸怀的人,是容不了这样的大河山的。

重庆市政府制作的《大三峡》真丝长卷

李光灿师从著名画家李文信教授、陈道学先生。其国画承传统与师学而有所创建,既讲究笔墨,也注重写生,擅画峡江大水山,胸怀豪情用笔方硬、劲健,直中求曲,积墨破墨相参,而能厚重华滋,大气磅礴,透过其山水画作能反映一方水土所养育一方人之生命力度和情感思想状态。其笔下三峡画卷,独具特色之大成者,高峡平湖,已为绝响。

大三峡局部三斗坪三峡大坝址李光灿作

徐思存评论指出,李光灿笔下的山水画,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气息。画家始终以巴蜀山水为题。去吟咏着自己内心的情怀,去表现着自己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大三峡》中一派烟云苍茫之中体现巴山蜀水的重峦叠嶂与源远流长,弥漫着半壁烟云,而烟雨、云雾、流水做为固定意象在不同语境中又呈现出不同情态,不变的是烟雨山水的含蓄与朦胧;在这里,可谓是“水墨一色尽五李彩之用”,在苍茫悠远的山水境界中,巴山蜀水显出一派厚重和浑然。

大三峡局部宜昌三游洞李光灿作

解读大三峡,可以发现李光灿往往在静中求动,动静结合;巨中之微,广大精微兼而顾之,方寸不乱,以显出图式,笔墨的情思与意趣,使水墨渲染与景物气氛谐调一致,其饱含着一种感于内心体悟的精神气息。当山与云、水与烟共同组合为某种图式与语境时,山水间自然包含着画家对自然观照感受的深刻体会包含着物我两忘以至物我相契的意境。而山川与流水之间就必然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和氤氲之气。

四川美院老教授30余人冒着大雪前来观赏《大三峡》画展

 画家的创作过程,也是襟怀归于自然的过程,当他在水、墨的泼、洒、钩、皴、点、染中,烟雨苍茫的水墨画境,便被抹上了迷离与神秘的色彩。令人在水墨迷朦之中领略到万象多姿的内在生机,感受到一种与“物我两忘”的心灵愉快;而思绪、情感也在水墨的漫漶与幻化之中得到慰籍与安顿,从“物境”向“我境”的过渡,“物我”迭合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在形式、笔墨、语言、符号的“似与不似”的状态上;正是这种“物我”重迭交叉、错综变化的结果,使画家自身情感介入至作品的时空之中,并诉诸笔墨,而力求“悟我”或耽于“神韵”。让难以言说的和错综微妙的多种直觉的综合物通过具体的物象一一山、水、烟、云境界,把那些纵然漂渺,但却贴切的感知如实提示,并体现出含蓄、精炼以及从内心观照中求升华的意象画幅。

在首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大三峡》展览

原重庆市副市长甘宇平赞李光灿的山水画作是:“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四川美院老教授王大同为李光灿的山水画作题词:“立非凡之意,敬非常之业。”四川美院老教授易本奎为李光灿的山水画作题词:“三峡雄峰竞来笔底”。四川美院老教授彭帮一为李光灿的山水画作题词:“气贯长虹。”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安吾先生称赞说:一个艺术家倾注10年心血,挥洒丹青,为三峡树碑,令人感佩!长卷,堪称力作,这在当代的中国画作品中也是罕见的。原四川省美协副主席林军老先生观赏《大三峡》后连声赞道:李光灿这幅《大三峡》,他把三峡的全境、风貌、风味、特质、精神和灵性都画出来了。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的《大三峡百米长卷画展》海报

 年12月,由重庆市政府主办,《大三峡》百米长卷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成功展出,获得国内著名画家和艺术评论家的好评,亦在重庆市委会议厅和重庆图书馆,以及12届三峡国际旅游节成功展出;年6月,中国邮政出版发行了李光灿国画山水长卷《大三峡》个性化邮票全国畅销。

蔡律与李光灿先生合影

 山高水长、烟锁云断、大道演化、情系云天!从《大三峡》这幅画中可欣赏到昔日那壮丽磅礴大气的原汁原味的三峡,也可体会那浩瀚雄伟壮阔的大山美,还可感受那惊涛骇浪、江水湍急和汹涌的美,亦可回首峡江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去领略大三峡动人心弦的光与影!艺术家的真诚和对人生、大自然的感悟“惊天动地总无言!”

蔡律年11月4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18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