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模型留住记忆,重庆崽儿的江渝号情怀

01:36

细到轮船上的雷达和排水孔、大到船身与真船的比例,王轩对照着记忆中的照片和如今长江上千帆竞渡的轮船,拿起剪刀一点一点地修剪,又一点一点地粘贴。

王轩是长江边上长大的孩子,从小对长江、轮船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感。自从这些轮船慢慢地消失在江上,这些记忆就只能存放在心底,身为80后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儿时的场景: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把船留下来呢?

见到王轩本人,他朴素的着装,看上去就像一个爱看电影、爱打游戏,喜欢独处,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宅男。交谈之后才发现,王轩是一位特别重感情的人,所以要做船模留住回忆。

三家人的回忆

发誓要做出“江渝4号”模型

王轩制作船模的地方就是家中。刚踏进他的家门,一股刺鼻的油漆味便扑鼻而来,他的工作台上堆满了制作船的工具、零件。

王轩的心血倾注在“江渝号”的制作上

一艘长约40公分的模型船已经摆放在工作台上,光线刺眼的小台灯正照着轮船,王轩招呼慢新闻记者坐下,然后用手中的镊子一点一点地给轮船张贴最后的零件。

“这一圈要贴救生圈,一个也不能少。”展示轮船的时候,王轩小心翼翼、一直轻拿轻放,“船有点大,整体承重还行,但就怕一个不小心,把船毁了可不得了。”看得出他对这艘轮船的喜爱和珍惜。

船舷栏杆,救生圈....细节一个不少

33岁的王轩外貌与年龄看上去不符。他笑着说:“正因为我看起来比较成熟,所以内心才会怀旧,年轻人应该都不怀旧了吧。”自嘲“老了”的他,和一般的80后不太一样:他不爱打游戏,不爱灯红酒绿的世界,偏偏就倒腾船模、飞机模型、车模,做模型,也喜欢修修家里的电器,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爱瞎折腾。

用纸和针做成的雷达还可以转动

年,7岁的王轩第一次跟着父亲坐“江渝4号”去南京,之后也常常去船上玩。后来才明白,之所以能常常去,原来姑父就是船上的舵工,后来与妻子结婚后。他发现老丈人以前还是这艘船上的客运主任,一家人走到一起自然话题离不开“江渝4号”轮船。于是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做个模型出来。

内部零件做工精细

耗时一晚上可能以失败告终

正当要开始做模型的时候,他发现没有任何照片和资料可以作为参考,到处找人询问之后,只是问到了轮船的基本数据。“那能怎么办?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呗。”王轩说,自己对船的记忆特别深刻,就按照印象中的模样开始动手。

年,他就业于我市一家地方电视台,每天下班后的夜晚都忙于“江渝4号”的制作,日日夜夜不曾放弃。

王轩下班后的时光基本都用在“江渝号”的制作上

这个轮船模型的制作过程有多艰难?一般人都无法想象。

“我做的不止是一个普通模型,它必须夜晚能够亮灯,白天看起来和江山轮船也要一模一样。”船内的一盏灯,可能要花上几个小时时间,仅仅是灯塔的造型就得花上五六个小时。

桅杆是制作难度最大的部件

王轩是个节约的人,制作船模的所有材料,都不是花钱买来的,船壳用的是硬纸板,经过高温烤结实后,再将纸板塑性,船上的小零件是用针和纸裹成卷后再进行组装,为此,他的家一度成为“垃圾堆”,放了不少的香烟包装盒、快递盒等。

“在收集这些材料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王轩说,“我去烟摊叫那些阿姨把纸板都给我留着,却得到老板的一句,‘你一个有正式工作的人,还捡破烂啊?’一度被当成神经病。”材料都收集好了之后,就开始按照心中的“江渝4号”画出图纸,想象着折出来的形状。

根据叔叔提供的三个数据,王轩完全凭想象和意念做出了江渝号轮

一晚又一晚的画图,折纸,再画图,再折纸,直到满意之后才能安心睡觉。王轩说:“我做梦都会梦到这些船,我很害怕这些记忆、这份感情,在一觉醒来之后就没了,所以我不能睡过去。”

小到两毫米的零件

没耐心永远没法完成

“江渝号”上的电子元件

灯塔上的灯饰是用2-3毫米的电阻头制作完成。首先,灯架是用纸板做的,承重十分不好,只要稍稍一用力就会垮掉,所以力度得控制得恰到好处;其次,铁丝非常细,要先穿过电阻头再迅速粘上。“就灯塔上的这些东西就修复了两个小时,因为东西太小了,有时候东西没粘上,俩手指却粘在一起了,最后还要用刀切开。”王轩说。

他拿起最细的上色笔为“江渝4号”上色,就着白炽灯的光线,目不转睛的盯着那条需要上色的缝隙,生怕出现一丁点的错误。

探照灯,救生艇,烟囱,卫星电视天线……船上的细节全部都体现了出来

“你们可以看我这船上面还有信号旗和调头的信号球,其实我当时也是专门咨询了我一个朋友,他说,如果你把这两样东西做出来,就完全能体现出你的专业,每一辆行驶的船在转弯的时候,都会用旗子作为应答,调头的时候,球也会升起来。”王轩说,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材料,到处奔走寻找,直到有合适的材料出现。

当时找信号球费了很大的力气,香薰上的藤球、跳棋用的弹珠、药店的药丸都没办法达到理想效果,最后,他将鼠标里面的球弄了出来,变成了“江渝4号”上调头的球。

一艘“江渝4号”

承载着30年的记忆

昔日航行在长江上的“江渝轮”老照片

那个时候,“江渝4号”陪伴着无数人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船上的船员没有任何娱乐设备,只能在船上感受着摇摇晃晃,体会着最简单的快乐。

王轩告诉慢新闻记者,从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去坐“江山号”轮船,但并不会像其他游客一样欣赏着彼岸的风景,享受着水波的荡漾,而是去寻找生活,寻找童年的记忆,像个“行者”一样,去融入船员们单调乏味的倒班制生活。

王轩的“江渝号”连灯光也和真的一模一样

模型成型后,初次发布到朋友圈展示自己的成果,得到的却是让人感动到泪目的话语。王轩告诉我们,老丈人在看到模型之后,激动到眼眶湿润,从模型上找到了当年在船上住的房间,叔叔也说找到了以前工作的地方。

这样的过往,这样的情感被埋藏在这样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也会因为模型想到那时的朴素和感动。

王轩的“江渝号”模型存载着三家人的记忆纽带

让它回归长江

亲手将“江渝4号”送上船

王轩带着他的“江渝号”来到东水门码头与长江上最后一艘“江渝轮”合影

今年下半年,王轩无意之中得知当年的“东方红号”客船将在奉节县进行拆除后,王轩一下子很难过。

“所有的船都被拆除了,以后我又去哪里看这些船呢?”王轩说,“这些船是我的童年的全部,也是我的感情寄托,现在说没了就没了,一艘都不剩下了。”

王轩在最后一艘“江渝轮”的驾驶舱寻找记忆

为了留住记忆,王轩通过多方联系,决定将这艘“江渝4号”轮船模型,捐赠给奉节诗城博物馆。船模早在年就完成了,经过9年,他将这艘轮船拿出来进行修补,让这段记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王轩把他的的“江渝号”托负给跑船的朋友后,难舍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个周末,王轩亲自把这艘承载着无数人过往的“江渝4号”送上船,运送到奉节县博物馆进行展示。“最后一艘装满记忆的船在奉节进行拆除,那我就把充满着回忆的模型留给奉节。”

据了解,这艘手工做的“江渝4号”轮船将陈列在诗城博物馆,供市民参观。

王轩的“江渝号”顺利到达新家-奉节诗城博物馆

相关链接

那些曾在长江上叱咤风云的轮船

生长在长江边的70、80后,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坐在江边的岩石或沙滩上,看来来往往各种各样的轮船,百看不厌。夏天时在江里洗澡,每每遇到客轮驶过,一点儿不害羞,还会向轮船上的旅客挥手,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坐着轮船出门远行。

据了解,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原“江蓉”型客轮基础上,长航通过技术改建造出的新型客轮“东方红42型”(后来的长航江渝1-13号),并相继由武昌船厂、青山船厂建造完成并陆续投入运行。该型客轮全长78米,型宽15.4米共有四层甲板(四层楼),总吨位吨,载客人数人左右,分为二三四等舱和五等散席,静水测试最大航速26.5节每小时。该系列13艘客轮主要执行重庆-汉口、城陵矶、南京、上海航线。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早期,“江渝14型”新型客轮相继由武昌船厂、青山船厂、东风船厂建造完成并陆续投入运行,船名统一编号为“江渝14-24号”,该型客轮全厂84.45米,型宽16.8米,共有四层甲板(四层楼),总吨位吨,载客人数人左右,分为二三四等舱和五等散席,静水测试最大航速27.75节每小时。该轮是“东方红42型”客轮的改进型,采用电动液压舵,双机双桨三舵推动,该型船具有线性美观,布局合理,航行稳定,舵效快、尾浪小、转向灵活等特点。这一系列11艘客轮主要执行重庆往返汉口、城陵矶、南京、上海航线。

与此同时,在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重庆长航还打造了10余艘中型江渝号客轮,统一命名为长航江渝-号,该系列客轮全长68.5米,型宽13米,共有四层甲板(四层楼),总吨位吨,载客人数人左右,因四楼只有全船身长的一半,所以被重庆及沿江区县的市民戏称“三层半”,该系列13艘客轮主要执行重庆-宜昌区间短途航线,满足长寿、丰都、涪陵、忠县、万县、云阳、奉节、巫山、巴东、秭归等沿江区县市民出行的需求。

自上世纪90年代末,重庆发展迅速,陆路、航空、铁路交通快速发展,“江渝号”客轮客流锐减,加之年限已到,原有的“江渝号”客轮陆续进行停封、报废和拆解处理。其中少部分中型“江渝号”客轮通过技改,成为“江山号”国内三星级旅游游轮,例如江渝号-江山1号;江渝号-江山2号;江渝号-江山3号;江渝号-江山4号;江渝号-江山5号;江渝号-江山6号。

该6艘游轮主要运营重庆—宜昌区间长江三峡旅游线路。年前后,长江三峡旅游市场蓬勃发展,重庆长航又有几艘大型江渝号通过技改,成为了当时长江上空间最大、条件最好、设施最全的新一代“江山号”国内四星级旅游游轮。例如江渝23号-江山7号;江渝24号-江山8号;江渝17号-江山9号;江渝18号-江山10号;江渝20号-江山11号;江渝21号-江山12号;江渝19号-江山19号。他们同之前改造出厂的江山1-6号共同运营重庆—宜昌区间长江三峡旅游线路。在共同运营10余年之后,不少船舶已经完全到达报废年限,加之在此期间各大游轮公司新近打造的更长更宽更大的豪华游轮相继问世,原有“江山号”系列游轮存在着船龄老旧、设置老化、条件落后、安全隐患等问题,相继退出运营。年11月24日13时许,“长航江山8号”执行完当年39-40航次,在朝天门三码头下完客之后移泊圆通寺码头永久停航。该轮驾驶、轮机、客房、餐饮、康乐五部就地解散,宣告着“江山号”系列客轮全部退出长江三峡旅游市场,由此也意味着在长江上航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江渝号”客轮黯然隐退历史舞台。

这些过往长江上的轮船,如今你还记得几艘呢?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王渝凤实习生解欣月文李化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1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