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份简称的来历
「本文来源:九派新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在其中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中国各省份的简称除了简单以汉字命名,更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各省简称都是怎么来的。
河北、河南:
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幽、雍。其中,仍以九州作为简称的省份只有两个,冀(河北)和豫(河南)。恰好,这两个省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华夏文明的主要传承之地。
其实对于这些命名,有的也有当时人们所处环境的一种体现。
比如豫,在《说文解字》当中,称“豫,象之大者”。在后世出土的文物当中,比如甲骨文等,也会发现商朝人捕猎大象的信息。而在西周金文里面,“豫”就像是一个人看着一头大象。
由此可见,至少在商代,中原地区是存在大象的,而且数量不在少数。后面考古也证实了,河南地区确实存在过大象、犀牛之类的动物。这就可以反推当时该地区的气候实际上是处于比较温暖的,只不过后来气候变化,气温逐渐下降,大象一类的动物才逐渐南迁。
从曹冲称象可以知道,在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是有大象生存的,毕竟那是孙权在吴国境内捉了一只进献给曹操的。
四川、重庆:
四川简称蜀,主要是源于古蜀国这个称谓,虽然当时在川东北、重庆一代存在巴国,不过囿于地理位置,再加上影响力不同,大家就默认把四川盆地这一片称为“蜀”,进而扩大到整个四川。
那重庆为什么没有被称为“巴”呢?主要是重庆是近些年才被分出去的。而且重庆境内有一条河叫嘉陵江,古时候又称渝水,而“渝”这个字大概他们觉得比“巴”好听一些吧,所以一直用的“渝”。待到直辖之后,也就顺理成章地简称“渝”了。
广东、广西:
广东简称粤,而“粤”在西周金文当中是由“雩”演化而来,雩字在金文中就类似下雨的样子,这倒是很符合那里的气候条件。
而在先秦时期,中原一般将长江以南统称为“越”,比如闽越、吴越、百越等等,广东一带那时候被称为百越。《诗经》当中,粤又通“越”。所以,广东简称“粤”也就不奇怪了。
而广西挨着广东,为什么简称“桂”呢?主要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广西一带设立了桂林郡,所以“桂”这个称号就一直流传到今天了。不过“桂林”二字听起来还是非常好听的。
湖北、安徽:
湖北简称“鄂”,起源于商代的一个国家,它的领导被称为“鄂侯”,地点在今天河南一带。在《战国策》中有记载:“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所以其实鄂侯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而且当时鄂侯和周文王关系也不错。只是后来西周夷王时期,周天子式微,鄂侯有些不服了,结果被周天子派人给灭了。鄂族也随之南迁至湖北一带定居下来,这么一来,湖北人同河南人似乎还有同祖的可能。
同样,安徽也是源于古代的一个国家名,名叫皖国,存在于周朝。当时皖国国君执政时政治清明、爱民如子,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周边称为皖,如皖公山、皖水、皖城。随着时间的推移,皖(安徽)的区域当然也是逐渐扩大。
实际上,以古地名为简称的省份还有很多,比如:云南,古时候滇国位于此地,故云南也简称滇;贵州在秦朝时属黔中郡,故也称黔;海南古称琼州,目前简称琼。还有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甘肃简称陇,陕西简称秦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借当地山水为简称,比如湖南取湘江的湘,江西取赣江的赣。
不过有的省份也就很直接,直接取其中一个字,比如东三省的辽吉黑、江苏、浙江、青海等等。
据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