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之巫峡篇爱上宜昌旅游约您线上游
巫峡
穿过一段山舒水缓的宽谷地便进入巫峡。巫峡因巫山得名,东起巴东县的官渡口,西止大溪镇,全长71公里。其中峡谷44公里,宽谷27公里。峡中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江流曲折,风光秀丽,宛如一条天然画廊。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百态,有的似飞马腾龙天际,有的像瀑布垂挂绝壁:有时擦地蠕动,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巴东神农溪
船过巴东县,江北有一支流,就是神农溪。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观光客人被神农溪漂流所吸引。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的莽莽青山之中,溪水清冽明净,两岸山峰奇峻。高峡平湖显现后,神农溪中下游形成平湖,乘环保船领略湖光山色至罗坪,换乘豆角舟由纤夫拉纤,逆水行舟,然后漂流神农峡和绵竹峡。乘坐形似豌豆角的扁舟,悠然漂流在碧水清波中,领略峡岸的风光,使人感到一种原始的野趣。空气异常清新,峡间格外幽静,只是偶尔有几声鸟鸣,间或有几声纤夫悠长的号子,更令人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出神农溪便又回到了长江三峡。
巫山十二峰
船进巫峡,游客总是情不自禁地依栏眺望,兴致勃勃地欣赏著名的巫山十二峰。这十二峰全由石灰岩组成,高出江面千米左右,屹立在峡江南北,有的如腾霄汉,有的如凤展翅,有的形似画屏,有的峰若聚仙,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江北六峰连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岸的集仙峰(即剪刀峰),其下岩壁之上,隐约可见六个大字:“重峦叠嶂巫峡”。旁边还有一些小字,现小字因岩石风化,模糊难辨,相传为诸葛亮所著《隆中对》,所以叫“孔明碑”。其它五峰依次是松峦(即帽盒峰)、神女(即望霞峰)、朝云、圣泉、登龙。
南岸六峰中,在船上能够见到的只有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净坛、起云和上升三峰过去锁在深闺人未识,现在由于水位抬高,乘船从长江的支流神女溪上溯15公里就能一睹风采。因此,宋代诗人陆游有“十二巫山见九峰”的诗句。
在十二峰中最为挺拔秀丽的,要数神女峰了。船至峰前,仰望峰顶,可以看到有一突兀的石柱,形似矫健的少女,“神女峰”因此得名。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曾想象巫山有“朝行云,暮行雨”的神女。还流传着一段“神女导航”的神话。说的是:古时候西王母的小女儿瑶姬,腾云来到巫山上空,看到一群孽龙在天空殴斗,骚扰百姓。她便停了下来,击毙孽龙,为民除害。后又派人帮助大禹凿开三峡,疏通河道,并且自己留下来为行船导航,最后就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日夜夜俯视着江面,第一个迎来朝阳,又最后一个送走晚霞。其实“神女导航”这个神话,寄托了人们面对昔日蜀道之滩的险象而期待平安的良好愿望。
大宁河小三峡
船过巫山十二峰,于江北见一支流,这便是大宁河。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终南山,穿过重庆市巫溪、巫山两县的奇山峻岭,在巫山县城东侧注入长江。大宁河上也有个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人称“小三峡”。它虽比不上大三峡的雄峻恢宏但风光却是绮丽。三峡工程库区蓄水,水位上升,大宁河小三峡虽然受到影响,但是其支流上的马渡河小小三峡可进入性则大大改善。
马渡河小小三峡全长20多公里其中马渡峡奇峰奇石颇多;秦王峡以洞泉著称;犀牛峡因峡中有一石如犀牛而得名。
今天就看到巫峡这里,下期相见于长江三峡-瞿塘峡美景!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