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三峡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和策略全国
文/雷鸣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国企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等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三峡集团要抓住机遇,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推进产业数字化,拓展数字产业化,推动实现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
充分认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转型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三峡集团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从确立发挥“六大作用”的新战略发展定位,到视察三峡工程时给予“一个标志、三个典范”高度评价,提出“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谆谆嘱托;从点兵点将要求三峡集团在长江大保护中发挥好应有作用,到勉励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把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成精品工程,科学有序推进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峡集团坚定不移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的肯定和期许。开展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殷殷嘱托的重要举措。
数字化转型是三峡集团落实国家战略、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数字经济既是全球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的国家战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显示出强大动能,实施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深刻变革的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的必选项。当前,三峡集团正处在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关键时期,在水电、风电、太阳能等诸多业务领域,通过数字化实现效率提升、管理优化及创新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中央企业顺应技术发展浪潮,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的重要契机,是三峡集团推动实现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的必然选择。
围绕主营业务,深入开展数字化创新实践
深化技术创新,引领工程建设数字化。三峡工程建设伊始,工程管理系统(TGPMS)的研发与应用,打下了三峡集团数字化的基石。系统覆盖工程预算、合同、支付等的各环节,实现三峡工程在建合同%、三峡建设基金使用%在线管理,为工程建设进度、质量、成本三大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系统已经走出三峡,推广应用到北京大兴机场等国内外近百个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累计管理工程投资额约3万亿元,成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的标杆。
在金沙江流域梯级电站开发中,开启了大坝智能化的新征程。在溪洛渡水电站,三峡集团攻克拱坝智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拱坝智能建设与运行数字化平台,实现大坝建设全过程实时工作性态的动态可控,建成溪洛渡“数字大坝”,开创高拱坝智能化建设之先河,荣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乌东德水电站,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共享、协同、交互的智能大坝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了从“数字大坝”到“智能大坝”的跨越,展现了全球大型水电智能建造的“中国智慧”。
深化技术融合,促进电力生产与流域调度数字化。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建立先进、高效,覆盖电站监控、发电机组状态检修、水情监测、水文预报、水库调度、电力调度、大坝安全监测、泥沙分析等业务的信息系统,提高了电力生产和流域梯级联合调度数字化水平。长江电力也成为工信部审定的全国首批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之一。
“能源情报能源数字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