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通长江大桥即将建成通车桥嫂的第八十回
历时6年的建设,沪苏通长江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大桥的建成,是无数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投入,也是无数桥嫂们的默默理解与支持。
6年多的时间里,有这样一位桥嫂,每个月都去沪苏通桥探亲。每一次,她都用笔触记录下了探亲的故事。
建桥有苦也有乐,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桥嫂,走进她的探亲之旅,感知大桥建设背后的故事吧。
6月12日,我再次来到沪苏通桥工地,这是我的第八十次自驾探亲,也是大桥通车前的最后一次光顾。云朵接风,细雨洗尘,我和爱人身穿情侣装,在大桥前合影,一如既往的探亲节奏,在多雨的季节开始与结束。
20年前,爱人在南京,我在合肥,每次跨江来看他,我都会默默计数。后来,我到了南京,他到了沪苏通桥项目部,我依然要跨过南京长江大桥,隔段时间去看他。细细一算,加上这次,6年里,沪苏通桥,我一共来了80次,平均每月一次。
6年前,正值女儿进入高中,在我最需要爱人的时候,他选择了工地。历经岁月的磨砺,他变成了中年大叔,我百余根青丝已成雪。其间经历了至亲的离世,也迎来了女儿的新生——女儿如愿考进了南京最好的大学。6年,一座大桥已建成,女儿大学即将毕业。小家与大桥,互相见证。
年4月5日
首次探亲,去菜市场买竹篮
“第一次”的记忆,总是格外深刻。
年2月27日,爱人正式调至沪苏通桥工地工作。4月5日,我第一次去看他。当时中铁大桥局项目部临时办公驻地是在南通一家带有“江”“海”字眼的酒店,乍一看,很应景,不愧是建桥部队,选择酒店也要“跨江过海”。那时,汽渡是汽车过江的唯一交通工具,虽耗时长,途中却能很清晰地看到大桥建设场景。
爱人和同事们将满满的激情投入到大桥建设中,一如酒店外油菜花的长势,蓬勃欣欣然。爱人总是很忙,无暇收拾房间,我二话不说,每次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整理房间。还记得当时为了找一家干洗店,我走过几条街,来到一农贸市场,却被入口玲琅满目的竹制品吸引,欣喜之下,挑了一款竹篮。直到今天,它依然陪伴着我,进出各大菜场。随后,项目部很快搬到了江南,我也竟无缘去南通悠闲转转。
年7月8日
第十八回探亲,给女儿过生日
年夏,女儿生日前两天,我们娘儿俩来到沪苏通桥工地。推开宿舍门,只见两个硕大的纸箱叠堆在宿舍中央。“老爸真的给我买无人机了?老爸送我的生日礼物是它么!”看着眼前的礼物,女儿不敢相信,“我要等老爸回来一起拆。”
7月30日,是女儿17岁生日。那几天爱人出差在外,却提前一天赶回来。清晨5点的沪苏通桥工地格外宁静,父女俩一大早就开始拆箱、查资料、看教学视频……然而无人机“纹丝不动”。一个多小时后,我忽然听到轰鸣声,跑出去一看,无人机已成功起飞。早餐后,爱人去工作,女儿继续试飞,还引来旁人围观,她有些害羞,面色绯红。
8月1日,我们娘儿俩起个大早,来到江边大堤,不远处桥墩已连成线,芦苇在晨风中轻舞,无人机在芦苇丛上端越飞越高,拍下了动人的风景。
年7月20日
第四十三回探亲,遇上台风“安比”
年7月的探亲之旅,正好赶上台风“安比”在上海市崇明岛沿海登陆。中心风力达10级,周六夜里,工地狂风大作,周日暴雨来袭。
“注意到没有,塔臂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吗?”爱人问我。抬头,发现塔吊的塔臂方向全部保持一致。
“塔吊防台风的原理就是松开塔吊回转刹车,让塔吊回转上部,起重臂、平衡臂等可以自由回转。如果大风吹来,起重臂就会因为风力的影响而回转,回转到顺风方向后,迎风面积最小,就不再回转了,其他塔吊也是如此,所以塔吊起重臂在大风中方向是保持基本一致的。”爱人解释道。
雨停的间隙,我和爱人出去散步,经过生活区,听到强劲的音乐声从一间宿舍传出。走近一瞧,发现一女子正抱着孩子坐在屋外,我们透过门缝,看见满屋的男人围在一起喝酒,吆喝着此呼彼应。“施工船舶都去避风锚地避风去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难得的休息时间。”爱人说。
“你再看,龙门吊全部拉设了缆风绳,工作棚全部进行了加固,履带吊机的起重臂也全部趴到在地上……”边走爱人边讲解,熟悉的道路,熟悉的设备,竟有如此多的安全细节。
“你们昨天去现场就是在检查这些吗?”我想起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张照片,照片里在风雨中指挥加固设备,随口问道。“不止这些,讲多了,你也不懂。”爱人笑道。
沪苏通桥建设期间,投入了多少大型机械设备?遇到过多少次狂风暴雨?有多少人为沪苏通的安全保驾护航?这些具体细节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这其中,有无数的建设者,投入了太多的精力与热爱。
年2月8日
第五十二回探亲,工地写春联
年初,一转眼,爱人在沪苏通桥已工作整整五年。
每次在工地过年,爱人都会写几幅春联。尽管有腰肌劳损的职业病,但每至春节临近,他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准备好红纸、笔墨,一写就是几小时。春联内容,有摘抄的,有整合的,有自创的。年后我去工地,看到船上、门上的春联字体好生眼熟,拍下来求证,果然都是爱人写的,不免心生温暖和骄傲。
这两年,每每写完春联,爱人都会将它们展开,拍照发到朋友圈,作为留念。看到这些,稍稍安慰,工地的生活,自有它的苦和乐,自有它的一抹春意。
我收集爱人写过的所有春联,按时间排序,可以想象出他当时的创意思路,觉得很有意思。年:春风助带头羊超越自我,凯歌伴千里马跨越天垫。横批:决战沪通;年:羊毫饱蘸飞传沪通捷报,猴年劲舞勇攀建桥高峰,横批:扬帆新征程;年:桥工欢歌度平安年,雄鸡喜唱颂升平日,横批:江山如画;年:几经风雨几经浪,一路平安一路歌,横批:瑞犬迎新;年:不忘初心勇攀桥梁高峰,牢记使命共图沪通夙梦,横批:大展宏图。
年的春节很特殊,爱人早早和我报备:沪苏通长江大桥正处于施工的关键节点,他可能得留在工地过年。
我理解,他回不来,我们就过去。
80次沪苏通桥探亲中,还有太多太多的故事,留存在我的脑海里:
一次,陪爱人看了一场世界杯球赛,伪球迷的我很没耐心;
一次,怂恿爱人陪我去看场电影,最终还是没能成行。
一次,在暴雨中,我们走到在一村民的屋檐下躲雨,友善的村民将房子的前后门都打开,搬来一条长凳,让我们坐着等待雨停;
一次,陪爱人去村子里理发。“我每次都在这里理发。”爱人说。在村里一次理发十元,比起城市里的消费要低很多……
一次,下班时分,在大道散步,遇见一辆工具车,载着六七位下工回来的人,远远的,一阵欢声笑语,那样的笑容,见一次被感染一次;
一次,在项目部的小菜园里,和爱人悄悄掐断几根香瓜茎,将脆嫩薄绿的瓜捧在手中,倍感亲切;
年5月底的一个清晨,第七十九次探亲之旅,我、爱人、女儿来到大堤,无人机再次飞起,我提议:“来,我们留一张合影吧!”以沪苏通大桥为背景,我们又多了一张全家福。
……
我的日记本里,清晰地记录着沪苏通桥之行的点点滴滴。因为爱人,我喜欢上他参建的所有大桥,芜湖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京沪高铁大胜关长江大桥;爱因为他,我喜欢上了南京,喜欢五月的繁花、北京西路的银杏、玄武湖畔的樱树、紫荆山上的梅花;也因为他,我在沪苏通桥留下许多珍贵回忆。
我的他,为了建桥的梦想,为了架起那一道道美丽飞虹,正收拾行装,奔赴下一个筑梦之所,希望他这次不会走太远。
祝福所有的桥工,也祝福所有的桥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