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高大新凸显

7月1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米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也标志着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迈入“千米级”时代。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南起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北至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全长11公里,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锡通高速公路的共用过江通道。大桥上层设置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时速千米;下层设置为双向四线铁路,时速千米(沪通铁路)、千米(通苏嘉甬铁路)。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闫志刚介绍说,除了跨度大,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共耗用钢材约48万吨,混凝土约万方,创造了众多“世界之最”,体现出“高”“大”“新”的特点。“高”即主塔高米,为世界上最高公铁两用斜拉桥主塔;“大”即跨度大、体积大,主航道桥主跨米,为国内最大跨度斜拉桥,也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沉井基础体积大,主塔墩沉井平面相当于12个篮球场大小,总高度.5米,为世界上最大体积沉井基础;“新”则是运用了一大批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工艺。其中,主要创新点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大桥采用0兆帕级平行钢丝斜拉索制造技术。这也是该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研发成功并进行工程应用,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该类斜拉索的应用提供了范例。二是兆帕高性能桥梁钢制造技术创新。大桥承建单位研发了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可焊性强等特点的QqE桥梁钢新型材料,并首次应用于国内桥梁建设中,该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三是1.5万吨巨型沉井精准定位施工技术创新。针对世界上最大体量的钢沉井出坞浮运难题,大桥承建单位研发了巨型沉井增压助浮施工技术和“大直径钢桩+混凝土重力锚”定位技术,实现了巨型钢沉井的精确定位,该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四是钢桁梁制造、架设技术创新。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首次在国内形成大型箱桁组合式斜拉桥双节间桁架节段的模块化拼装技术,同时自主研发t架梁吊机及其监控系统,实现了大节段钢桁梁的智能化整体架设,该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五是主航道桥主塔施工技术创新。大桥承建单位通过采用粘度改性材料以及抗裂剂等材料,经过理论和试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塔高的C6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综合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公路面将采用华为5G新型微站覆盖,铁路面将采用中天新型5G泄漏电缆覆盖,可满足用户高速上网、高清语音通话、VR/AR等5G应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铁路大通道的咽喉工程,也是沪苏通铁路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它的建成直接把南通与上海之间的道路“拉直”。大桥建成后,苏州张家港市将彻底告别没有火车的历史,与南通之间往来将不再依靠汽渡过江,南通至上海将由3.5小时压缩到1小时6分钟。(经济日报记者薛海燕蒋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9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