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慧地理高考地理每周一题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2分)

材料一:雨洪式河流是指由于暴雨引发流域性洪水的河流,洪水期与雨季同期。长江中下游河段即为典型的雨洪式河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年7月2日1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立方米/秒,达到洪水编号标准,“长江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

材料二:长江流域地图

(1)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长江的水文特征。(4分)

(2)简述副高势力强弱对于长江下游流域旱涝状况的影响。(4分)

(3)指出长江中下游流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8分)

(4)指出长江流域为防治洪涝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22分)

(1)

径流量大,汛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具体表现为夏季流量大,水位高,为丰水期,冬季水位低,流量小,为枯水期;(1分)上游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流速较缓慢;(1分)与北方地区河流相比,含沙量相对较小;(1分)无结冰期。(1分)

(2)

副高势力强,雨带向北推进速度快,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旱灾;(2分)副高势力弱,雨带向北方推进速度慢,在长江下游地区停留时间长,长江下游流域易发生涝灾。(2分)

(3)

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落差较小,流速较缓,排水不畅;(2分)从南向北运动的暖湿气团与从北向南运动的冷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为东西走向;(2分)长江中下游大致为东西走向,与雨带重合,流域内降水量大,易发生大型洪水;(2分)长江中下游流域宽度大,两侧支流众多,夏季雨带推移与长江流域重合,流域内大致同时进入雨季,容易同时发生洪水。(2分)

(4)

浚河道,加固河堤;(1分)沿线城市完善排水设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1分)发挥三峡等水利工程调蓄径流的作用;(1分)上游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中下游退田还湖,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1分)加强监测预报,提前转移群众,缩小洪涝灾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1分)扩大宣传教育,提高流域内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与生态保护意识。(1分)

解析:

本题目以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水文特征的描述、雨带的推移、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等知识点。

(1)注意区分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两个概念,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的角度主要是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水位;河流的水系特征,描述的角度主要是水系形态、河流密度、支流、流域面积、流向、长度与河道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经我国亚热带地区,径流量大,汛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大,水位高,为丰水期,冬季水位低,流量小,为枯水期;长江上游流经高原山地,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流经平原,落差小,流速较缓慢。与北方地区黄河等河流相比,长江的含沙量相对较小;长江流经亚热带地区,无结冰期。

(2)副高势力较强时,雨带向北迅速推进,位于南方的长江下游流域降水少,气候干旱。而副高势力较弱时,雨带在南方地区徘徊不前,南方降水多,容易发生涝灾。

(3)当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河床底部海拔较低,河流比降较小时,水流速度慢,滞留时间长,排水不畅,容易引发涝灾。而当雨带与河流的流域形态重合时,更是增加了发生涝灾的可能性。当从南向北运动的暖湿气团与从北向南运动的冷气团相遇时,形成的锋面雨带为东西走向,而长江中下游河道恰好是大致的东西走向,加上长江流域宽度大,两侧支流众多,夏季雨带推移与整个长江流域能够重合,流域内大致同时进入雨季,容易同时发生大型洪水。

(4)可以从工程措施(疏浚河道,加固河堤;沿线城市完善排水设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生态措施(上游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中下游退田还湖,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加强监测预报、扩大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角度加以分析。

知识链接——发生洪涝灾害时的应对办法:

洪涝灾害到来之前,应做好预防工作。

首先,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8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