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自然繁殖已中断5
23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就在湖北宜昌,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的,就在4月9日,湖北宜昌进行了中华鲟放流活动,23万尾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当地进行的最大规模中华鲟放流行动。实际上,早在3月28日的时候,长江武汉段江段就已经放归了5万尾2.5代中华鲟,因为这天正是“中华鲟保护日”。当然,中华鲟放流活动并不是从年才有的,早在年的时候,就进行了首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截至目前,放流进入长江的中华鲟数量已经超过万尾,其中由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放流的中华鲟数量就超过万尾。中华鲟20年内有灭绝的风险?自然繁殖已中断5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野外中华鲟自然繁殖已经连续中断5年,也就是说,在年到年这5年时间里面,研究人员都没有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的情况。危起伟是中国专门研究中华鲟的专家,他就表示这个情况意味着中华鲟的自我维持能力正在失去,正面临野外灭绝的风险。当然,中华鲟的数量变化还是有规律的,这一点从过去多年的监测统计数据也能看出来,尤其是在葛洲坝工程截留以后,野生中华鲟繁殖亲鱼的数量,就眼开始看着在逐渐减少,至少繁殖规模就明显不如建大坝以前了。当然,其中原因也不难明白,当时没有专门修建中华鲟的洄游通道,大坝建成以后就让产卵洄游的通道被阻断。后来,我们又建了三峡水库,大家都知道三峡水库除了防洪抗旱以外,还兼具航运和发电的重要作用,而三峡水库蓄水又会让水温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滞温”现象,所以,之后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时间就比以往推迟了1个月的样子。一个物种从繁荣走向灭绝,的确有气候等多方面影响,但中华鲟面临野外灭绝危机,的确与人类活动有很大关系,其中当然也就包括了前面说到的水利工程修建影响。所以,在葛洲坝截流以后,我国就开始研究人工繁育中华鲟,成立中华鲟研究所,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华鲟的保护措施,比如:全江禁止捕捞中华鲟、限制科研用鱼,设立专门的中华鲟保护区域,增加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放流数量等等。要知道中华鲟目前被专家们发现的自然产卵地就只有一个,位置就在葛洲坝下面,但过去这几年又连续没有监测到自然产卵,所以,如果不将放流进行到底,并提高放流子代的存活率,那中华鲟在20年内的确是有灭绝风险的,毕竟现存的野生中华鲟数量就不多,监测到还能产卵的就更少了,在年就被列入了极危物种,目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数以万计的中华鲟放流长江,但自然繁殖已中断五年,难道都没活下来吗?一开始就说到了,中华鲟的人工放流数量是巨大的,这与目前野外中华鲟的现存数量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几百万尾中华鲟并不是一次性放流,也用了这么几十年的时间,当然,不可否认,当年大家对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放流还存在认识不足,有不少年龄还很小的鱼苗都成了放流对象,这些鱼在进入长江之后很大一部分,要么自己活不下去,要么就被其他鱼类动物给捕食了。也就是说,早些年被放流进入长江的中华鲟,可能有存活的的个体,但数量不会太大,所以并没有明显起到减小中华鲟野外灭绝的风险,这一点从近几年来都没有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就能看出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只
上一篇文章: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江舟赴岑港街道调研基层 下一篇文章: 县人大到县生态环境局开展长江保护法贯彻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