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体顶托作用
高考重点
什么是水体顶托作用?
jiangxindili
一
概念
水体顶托作用:是指一股水流注入另一水体时,由于受到阻挡作用,发生雍水的现象。
二
常见发生区域
01海水顶托
海水顶托示意图?
在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地区,由于河水水位与海水水位差异小,加上密度存在差异,河水汇入海水中,不会马上混合在一起,而是会出现海水在下,河水在上的现象,海水对河水产生顶托作用。比如恒河入海口、湄公河入海口。
02干支流顶托
干支流顶托示意图?
在干支流交汇处,支流汇入干流时,由于受到干流的阻挡作用而产生的顶托作用。比如长江大部分支流汇入长江时,长江都有顶托作用。
03湖水顶托
湖水顶托示意图?
在地势低平的河流入湖口,湖水会对河水产生顶托作用。同时也存在湖水流出,注入河流时,河流也会对湖水流出产生顶托作用。比如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汛期长江对鄱阳湖的水流流出就产生了明显的顶托作用。
04水库顶托
水库顶托示意图?在水库库尾,也即水库蓄水的末尾段,也称回水区,当修建大坝拦截河流时,开始产生回水,回水对上游来水产生顶托作用。
三
强弱影响因素
01地势起伏
地势起伏小,地形平坦,水体产生的顶托作用更强。
02水位高差
注入水体与被注入水体之间的水位差越小,顶托作用越强。当被注入水体在某些条件出现水位更高的现象时,顶托作用会更强。
03汇入角度
支流汇入干流的夹角越大(越接近垂直汇入),干流产生的顶托作用越强。
04密度差异
被注入水体密度大于注入水体时,被注入水体由于密度大会在下对注入水体产生的顶托作用更强,一般河流注入海洋或者河水注入咸水湖时容易出现。
四
影响
流速减慢、泥沙淤积
顶托作用的发生会导致水流受阻,发生雍水现象,水体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淤积。泥沙淤积会抬高河床,在入海口或者入湖口地区形成三角洲。
水位抬升
顶托作用导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从而会抬高水位,加上水流受阻,产生雍水现象,极易在丰水期引发洪涝灾害。
五
试题链接
(年全国卷·黄河小北干流)
图解
视频解析
经典例题
思考时间
参考答案
1.C2.A
1.C雅砻江在干支流交汇处的上游河段位于二滩大坝下游,由于雅砻江流经库区,泥沙在库区大量沉积,故含沙量远低于安宁河。汇水面积越大,则含沙量大。从比例看,图示区域范围不大,干支流植被覆盖率差别不大,河道宽阔不是主要原因。
2.A安宁河从右岸垂直汇入,与雅砻江来水流向夹角大,这是该汇水口处干支流河水顶托现象异常严重的主要原因。流速与流水沉积作用有关,从河流中泥沙沉积厚度看,雅砻江和安宁河来水流速差异不大。受桐子林大坝影响,雅砻江和安宁河来水流量差异小。含沙量差异与顶托现象无。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经典例题
思考时间
参考答案
1.C2.D
1.C河流径流量大能够输送的泥沙多,由于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入湖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入湖泥沙季节变化大。湖水的顶托作用会阻碍泥沙输入湖泊,泥沙在入湖口堆积,不同季节湖水的水位高度不同,顶托作用差异大,导致入湖输沙量季节变化大,②正确。流域面积不会随季节变化;该地为热带季雨林,植被覆盖率随季节变化不大,均不是导致洞里萨湖入湖输沙量季节变化大的影响因素。
2.D根据材料可知,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是互相补给的关系,因此12月-次年3月降水较少,河流水位低,为湖泊补给河流,因此,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主要发生在12月~次年3月。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经典例题
思考时间
参考答案
(1)夏季。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小浪底水库,受库区水位的顶托作用影响,水流速度迅速下降,河水携带的粗沙首先沉积下来,三角洲面积扩大。
(2)汛期时高含沙水流进入水库,遇到库区清水后,由于密度大而沉入清水下方形成异重流。异重流沿水库底部运动,到达水库大坝前时,打开冲沙闸门,将高含沙浑水排出库外。
(3)水位下降后,水库末端淤积三角洲顶点位置下移,三角洲的泥沙被径流冲入水库底部,水位上升后,形成异重流,将水库底部的泥沙冲出库区。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End—
文稿
曾庆阳
编辑
李双有
声明
匠心地理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为了避免大家在找我们的路上迷路
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