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基本摸清长江渤海入河入海排污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陈锐海)记者从4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从年起,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省市相继启动长江、渤海和黄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通过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专家质控核查的工作方式,摸清了长江、渤海等试点地区的入海入河排污口底数,其中,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个,渤海入海排污口个,相比各地及各有关部门此前掌握的数量分别增长了30倍和25倍。
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邱启文介绍,截至年底,长江、渤海排污口监测工作基本完成,溯源任务完成8成以上,一些涉及污水管网混接、错接、漏接等难点问题的排查整治工作在持续推进。
据悉,长江入河排污口呈现“四多四少”的特点:下游多、上游少,支流多、干流少,污水混合排放多、集中收集少,盲区多、规范少。
渤海入海排污口呈现“一多一广、两强一弱”的特点,即排污口数量多、分布广;“两强”就是季节性强、间歇性强,有的可能冬天排、有的可能夏天排,有的可能汛期排、有的间歇性排;“一弱”就是基础建设弱。
到年底,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体,年持续保持了Ⅱ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渤海近岸海域Ⅰ、Ⅱ类水质比例比年增加了16.9个百分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