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外地客人来看长江大桥,小车载他从

再走大桥

▓孙筱萍

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

大桥,那是我家乡的桥,那是举世闻名横亘于扬子江上的南京长江大桥。我自去年七十岁起约定和老伴每年徒步在大桥上走一次来回,今年已是第二次了。行走的目的既单纯又复杂。说单纯吧,就是作为练练腿脚的运动,看看如此走法,有生之年还能再走几回。说复杂吧,就是内心对大桥总有一种眷恋之情。这种恋情是碎片一般模样,散落在我的脑海和思绪之中。虽说是散落,却犹如家珍,可数可陈。

上得桥来,我信口问了句:“怎么样?”

她答道:“很结实,我们自己建的桥。”

她答非所问,却又答到了点子上。

大桥年1月开始修建,那时我还很小,只有十岁。作为土生的南京人,就一直听到大人们说长江上建大桥了,也知道了是前苏联撤走了援建大桥的全部专家,大桥完全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建了。小小的年纪,便隐约明白了一种道理,凡事要靠自己。随着大桥工程的不断推进,一种时代强音在震撼着人们,包括我们这些渐渐长大的孩子,那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可以说大桥是逼出来的,不仅逼出了一座自行建造的雄伟桥梁,也逼出了一种强烈的时代精神一一大桥精神。

到了年12月29日,历经9年的努力,大桥公路终于在铁路桥通车后也提前建成通车。

南京的大桥是一座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桥下层铁路桥长米,桥面公路桥长米。江中正桥下层铺设双轨,南北的列车可以同时对开;上层宽阔的公路桥面,可以并列行驶四辆大型汽车。

面对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科技人员、工人们攻坚克难,不断进取,刷新了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许多纪录。

南京长江大桥把中国的南北交通动脉连接起来,具有极大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之一。南京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桥梁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都上升到新的水平,是中国桥梁建设的一座丰碑。

如今,南京已有多条过江通道,但南京长江大桥依然风采不减,依然是南京乃至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符号,是连接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公铁通道。

大桥通行汽车之前,当年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曾下令用辆坦克车列阵从桥面通过,以重荷验证桥梁的荷载能力。桥梁钢架的连接铆钉有余万只,缺乏专用设备,硬是桥工们手工烧红铆接而成……通车典礼的那一天,数千名南京插队知青带着行装乘坐卡车气宇轩昂地从桥上通过,奔赴苏北农村广阔天地。我去苏北宝应插队早走了几天,没赶上趟,我们一行是乘船从桥孔通过由长江驶往北大运河的,我看到了巨龙般的桥梁钢架,进入我眼帘的是大桥威武壮观的另一面。每当我春节从农村回家过年时,汽车从大江北面驰来,远远地看见桥头堡上的随着汽车爬坡临近冉冉升起的红旗雕塑,心中一股激情油然而生,大桥啊,我回来了!

我仿佛和大桥有着不解之缘,从农村回城,安排在港口的作业船上工作,大桥就在港区范围内,白天黑夜数次在水上穿越大桥。离船上岸工作,办公室窗外就是大桥的英姿。我在办公室做过接待工作,外地来了客人,必定会有的项目一一乘车观大桥,只不过是用小车把客人从南堡拖到北堡在那里调个头回来,桥上车少,调头不受限制,那也是南京人引以为自豪的景点之一。我的住处也近靠大桥,先在西南,是热河路,后又迁至东南,在四平路。后来,我又为女儿买了房,江对面桥的东北,是一个叫明发滨江的小区。因此,我晚间也常会站在桥上凭栏望远,看滚滚东去的江水和江畔的万家灯火。最终,我又住到了桥的西南一一世茂外滩来了。当年女儿在浦口上大学,她的寒衣被褥是我顶着江风骑车过大桥为她送去。女儿的德国朋友来宁,我还特地用车从大桥通过,沿北桥头堡从江畔一直走到明发滨江新城的住处。大桥的区位优势,为滨江开发提供了条件,也使周边的土地和住房价值倍增……南京长江大桥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带来了福祉,也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入骨入髓的精气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8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