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学通过改名就能让学校野鸡变凤
在国内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觉得“学院”就是比“大学”要差劲,用地市级地方名字开头的高校就是比用省级地方名字开头的高校差劲,使用师范类高校要比综合性的高校差劲。因此我们就时常会看到一些高校都在想尽办法在名字上“去地方”化,或者想方设法让名字“去学院”化。高校改名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那些想通过改校名实现野鸡变凤凰的学校,考生家长还是要多个心眼,别用高分上了低档次的学校!
我们列举几个改了个牛气的好名字的学校:
1、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青年,政治,那个词语听起来都让人觉得牛掰,还让人觉得与国家行政机构有什么联系呢,然而其只是一所高职高专院校。
2、南昌航空大学:
听起来让人觉得和北京的北航,南京的南航差不多一个级别,比天津的中国民航还要强点,毕竟民航哪能和航空比啊。听名字感觉应该是个吧,然而这只是一所二本大学,但实际上在二本里实力还算可以,一本及以上的学生就别凑热闹了。
3、长江大学
如此磅礴大气的名字!一些同学可能还会联想到长江商学院。学校在荆州古城,说白了就是个三四线的小城市,在湖北分数线也是年年刚过一本线然后还要补录好几百人,实力远不如二本的比如昆明理工,有这个分更不如去西南交大的峨眉校区了。
一些中国高校总是好面子,在学校名称上大做手笔,然而通过轰轰烈烈的改名,除了一大堆听上去“高大上”的校名,在名字上实现“野鸡”变“凤凰”,但是没有给中国高校教育带来了任何实质性的进步。人们所看到的事实是,高校的科研实力没有上去,并且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却在不断下滑。因此,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才是提高学校名气的根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