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舆图宋代石刻禹迹图
江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waciwang.com/jiankang/6049.html
上一篇文章: 中国的仙本那,就藏在这峡谷纵横的秘境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禹迹图》
《禹迹图》墨线本
《禹迹图》石刻本
宋代绘制的《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现存两方基本相同的石刻《禹迹图》,一在古城长安,即今陕西西安,保存在陕西博物馆的碑林中,此图约制于宋神宗元丰三年()至哲宗绍圣元年()之间,刻石于南宋时伪齐阜昌七年(),其背面还刻有《华夷图》。一在古城润州,即今一江苏镇江,藏于镇江博物馆内,此图制于北宋元符三年(),“依长安本刊”,刻石于南宋绍兴十二年()。
这幅拓本《禹迹图》,整幅拓片宽78厘米,高81.4厘米,描绘了宋朝时期中国的全景。
这幅地图刻于公元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原石现保存在西安的碑林中。
图上标有个行政区名,70多座山脉。水利系统绘制得尤为详细,标注包括近80条河流和5个湖泊的名称。
其中黄河及长江的路线描绘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地图了,海岸的轮廓也十分准确,表现出超高的技术水平。
在空间刻画上,《禹迹图》和我们现在的地图一样,采用的是上北下南的定位方式。
在《禹迹图》上还有很多的小方格,不同于现代地图中的经纬线,它们排列更为细密,这是作什么用的呢?
其实这是一种我国古代独创的地图绘制方法叫做“计里画方”,也就是在绘制地图时使用的一种按比例,画出格网的方法,这不仅能使地图缩小尺寸,指向也更为精确。
画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禹迹图》横向有70格,竖向73格,共计个方格,每个方格相当于一百里,所以计算下来地图的比例尺大约相当于1:万。
作为现存最早的带有数学基础的全国性地图,《禹迹图》中这种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表现出中国古代极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