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还有水可放吗夏秋连旱席卷长江流域
年,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变化非常特殊,长时间的干旱不断发展,引发了大家持续对“水源”的担心。
这不,我国水利部再次发布消息,指出了我国长江流域的旱情持续发展。并且夏秋连旱形势非常严峻,那三峡水库还有水可放吗?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毕竟在年我国长江干旱以来,三峡水库已经多次进行放水了。那真的能做到吗?我们下面一步一步地来看看吧。先来看看我国三峡水库。
三峡工程作用巨大
三峡整个工程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在全球之中很少还有一个工程能够与三峡相互比较。所以,三峡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必然作用也非常地大。的确它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效应。我们就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说明。
第一、航运价值,三峡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将我国长江上游的水位可以说提升了一个阶梯。那水位上升了,覆盖的力度也增强了,所以更大的航运船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进入到我国内陆区域。
在三峡蓄水前,川江单向年运输量只有万吨,万吨级船舶根本无法到达重庆。而在建设完成之后,三峡大坝在10年的货运量就突破了3亿吨,超过蓄水前22年的货运量总和,所以相当强悍。
第二、防洪,三峡水库建设之前,我国长江多个支流发生较大的洪水。而每次在出现洪水之后,堆积到我国长江主干流上之后,不少地区都引发了极强的洪灾问题。
特别是在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最容易受到洪水淹没。这不,在三峡建设之后,为了缓解这个区域的洪水问题,三峡实施洪水拦截,然后配合下游进行水量的控制,所以,才减少了这个区域的洪水。
第三、发电,三峡水库的发电能力非常强大。利用水能发电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它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三峡实现的亿千瓦时绿色电能,相当于节约标煤0.亿吨,减排二氧化碳0.亿吨。
如果依照这样的状态下去,对大气的污染必然会减少很多倍。所以,三峡不仅可以实现发电,还间歇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实施抗旱,水资源最大化利用等价值。所以,三峡工程的作用巨大,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三峡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张名片,世界的一张名片工程。然而,在年,夏秋连旱已经席卷我国长江流域,三峡水库还有水可放吗?这又成为了大家的一个心结。下面就继续看。
夏秋连旱席卷长江流域
没错,年长江流域的干旱非常明显,夏秋连旱席卷长江流域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了。按照水利部的消息来看,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无有效降雨日数超50天,而且展望9月中下旬和10月,流域降水量仍偏少,夏秋连旱形势严峻。
所以,长江流域的干旱,必然需要大量的水来补给才行。特别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更多的水源来补给。
而对于我国长江流域的累积雨水量来看,自从7月以来,是较常年同期偏少了近五成,为年有完整资料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为历史同期最低,鄱阳湖跌破8米极枯水位,较历史上最早出现年份提前了85天。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长江三峡水库为了缓解长江干旱,可以说多次进行了放水。
公开数据显示,为下游累计补水35.7亿立方米,农村供水受益人口万人,保障了处大中型灌区灌溉农田万亩。
而到了9月中旬,我国再次计划调动三峡水库群,计划补水17.8亿立方米以上,确保民众饮水安全,重点保障长江中下游和两湖地区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那这问题也来了,面对持续性的干旱问题,三峡水库的放水可能也面临严峻的调整,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了。
三峡水库还有水可放吗?
很多人可能也注意到了,三峡水库在进行大规模为长江中下游补水的时候,也是连续不断补水。并且多次都是“以量”来进行计算。这说明什么?那就是三峡水库有多少的存储水明显是了如指掌的。
同时,从三峡水库的水位监测大家应该也可以看到,无论是补水多少,三峡水库都是在以上。这说明了三峡水库是有“限制性”水位的。
而它没有持续性地下降,必然也有上游更多区域来进行补水。所以,是不可能变成无水的状态,那夏秋连旱席卷长江流域,长江三峡水库还有水可放吗?
很明显是有的,主要是因为我国长江上游的水源得到了保障。虽然在今年夏季时段,我国长江上游出现了干旱,但是过后,随着华西秋雨的到来,水源也明显提升了。
所以,能够保证上游水源充足的时候,也在保证下游的水源利用,这是非常不错的。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看到很多江河断流,水库干枯,这个可能很难依靠三峡水库放水来缓解。三峡水库放水主要是为人饮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方面补充,水暂时还不用担心。
所以,其他区域如果需要水源补充的话,可能还是需要更多的“天降喜雨”。
但是很遗憾的是,包括发展的台风梅花,不少也期待对我国长江流域进行水源缓解,但是结果大家也应该看到了,只是我国长江下游的缓解明显。并且,在下游地区,没有明显的水坝拦水了,那么大部分水直接流入海区也是正常的情况了。
所以,有可能在缓解之后,后面还可能出现偏旱的模式。这个需要看看有没有“台风雨”之后的保障了。
整体上来说,长江的干旱持续发展,这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情。这对用水的保障太难了,我们也只能期待早点出现降雨的发展,以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而不是单凭上游的放水来进行缓解。这样的话,真的难以保证所有区域都完全不缺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