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江滩武汉长江大桥是怎么建成的这本书
长江大桥如何确定蛇山到龟山的线路?武汉怎样外迁老火车站,盘活汉口的发展?2月2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规划编制和展示中心联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城市这样生长——武汉规划回眸》,用40万字口述实录,回顾了武汉规划70年的发展历程。
《城市这样生长——武汉规划回眸》新书发布会。记者雷衎摄
记者节选了本书中,汉口江滩、蔬菜基地、长江大桥规划建设的故事,带您一睹为快。
江滩生态空间,
一场大水之后的反思之作
现在的汉口江滩。图片源自《城市这样生长——武汉规划回眸》
从人水相争到人水相依,汉口江滩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更成为武汉人骄傲的文化、景观城市符号。《城市这样生长——武汉规划回眸》一书中,详细回顾了武汉治水思路的转变。
“城市要发展,位置好、自然条件佳的江滩,不拿来建设实在可惜了。”上世纪90年代,滨江地带是建设者眼中的一块“宝地”,当时漫步长江岸边,密密麻麻的仓储、堆场、码头占据了岸线。
年的一场大水,两江四岸险象环生。这让城市建设者开始反思:江滩的未来究竟应该怎样?
痛定思痛。大汛后,龙王庙、南岸嘴、长江大桥桥头公园为代表的一批综合整治工程拉开序幕。随着工程竣工,龙王庙由“险点”变成“景点”。
城市建设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武汉舍弃开发型江滩方案,着手拆除违规占用岸线的船厂、码头等企业,将生产岸线变为生活岸线,把更多的沿岸空间留给市民,致力将滨水岸线打造成市民休闲娱乐的滨水乐园。
年,汉口江滩一期建成,如一颗明珠,点亮了长江的水岸线。这里绿草如茵,花海似锦,三级平台各具神韵。最妙的是,夏季水位上涨、天高水阔,冬季水位走低、芦苇飘絮,一年四季皆有景。
以汉口江滩为起点,武汉开始近20年的江滩建设,武昌江滩、汉阳江滩、汉江江滩和青山江滩相继建成。
划红线、推立法,
武汉曾为“菜篮子”这样拼
武汉沙湖菜市场。图片源自众规武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