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吹皱了赤西湖
多情之水
多姿管窑
管
窑
赤
西
湖
滨
江
水
乡
●●●
管窑多水,其中赤西湖东连蕲河,南通长江,风光旖旎,景致绝妙,蕴养着管窑的万千生灵。
一湾湖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赤西湖风景如绣、物产丰饶,湖岸有芦枝繁茂、芳草萋萋,湖中有鱼鳖虾蟹、菱角莲藕,湖边有水芹藜蒿、野鸭水鸟,百年古柿连绵成片,万亩栀子飘香四溢,湖水则润泽了千里沃野、灌溉了无数良田,赤西湖以无私馈赠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管窑人,这经年流淌的湖水,裹挟着人间烟火,随着岁月洪流缓缓向前。
一捧湖泥,培育了管窑陶文化
管窑人世代逐水而居,取水而饮,傍水而耕,也环水建窑。那些从赤西湖湖底捞起的泥料经由双手盘捏,成为了汲水的陶罐、盛食的陶碗、储物的陶瓮……这些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陶器,盛装着管窑人的油盐酱醋,酿藏着管窑人的酸甜苦辣,贯穿了管窑人的生活起居,陪伴着几个代际的人们度过漫漫平常岁月。
起初,管窑人将眼中所见的赤西湖波痕化为器身上简单的水纹线条,阐释着人类对水的依赖与赞美。后来,在一代又一代管窑人的美学创作下,这些简单的线条逐渐发生演变和嬗变,独特的水乡景致开始融入陶中。
游鱼惊风而动,飞鸟抟水而过,湖面乍起波澜,山峦层叠起伏,这些生动且丰富的瞬间变成了极佳的素材,由匠人们灵巧的双手勾勒,在器身上定格成“鲤鱼穿荷”、“鹭鸶采莲”等纹样,让管窑陶器造型图案变得意趣无穷,质朴而充满生命力,体现了管窑人的审美情趣和乐观情怀。
一片湖面,回荡着隽永的歌
几十年前,管窑制陶业分外繁荣,出窑的货物装船经赤西湖进入长江,通过长江远销武汉、九江、黄石等地,管窑陶器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赤西湖上,挑货郎的吆喝声、船桨的击水声、因风而动的涛声、不绝于耳的啼鸣声,共同绘就出一幅充满人气、活气的滨江小镇热闹景象。
无论曾经或当今,致富靠湖、发展靠湖,而未来,潜力在湖,希望也在湖。管窑的赤西湖,揉进了管窑源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以及时代的记忆,也寄托着管窑方兴未艾的文旅之路。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236.html